本报讯 (记者 郜阳)定义“健康”,始终是一道世界性难题。目前只能沿用临床疾病的诊断标准来定义“健康”。然而,这种定义方式可能会错过疾病的最佳逆转和干预窗口。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等合作开展的“内稳态健康评价体系”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科研期刊《国家科学评论》上发表。
近年来有研究提出,健康的关键特征是机体在应对进食和应激等外界压力后,重获内稳态平衡的能力,即“稳态弹性”。不过,当下常规的健康评估主要基于空腹数据,忽略了人体餐后代谢应答和重获稳态的能力。已有研究表明,即便个体的血糖、甘油三酯等水平在空腹时处于正常范围,其餐后代谢异常仍会独立地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为得到验证,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林旭团队牵头,携手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陈洛南研究员、曾嵘研究员以及汤臣倍健营养健康研究院研究人员,在111名20—70岁的正常体重、超重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参与者中,开展一项标准混合宏量营养素耐受试验。
研究者分别整合了空腹和服用含有葡萄糖、蛋白质和脂肪的标准饮品后5个时间点的140余种血液靶向代谢组数据和临床器官功能标志物,运用新算法,建立了全新的二维代谢健康评估体系“健康状况图谱”(HSM)。该评估体系包括:基于空腹数据的“健康表型状态评分”(HPS)和基于餐后动态变化数据的“弹性稳态评分”(HRS)。
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基于相同数据集但不区分空腹和餐后数据建立的一维模型Mixed-score,二维模型HSM能提供更丰富的代谢健康信息。
研究团队表示,“以健康为中心”的HSM评估体系,比常规评估方法能更为系统和精准地反映个体的代谢健康和营养适应能力。结合后续的营养干预研究,该评估框架有望为转变当前“以疾病为中心”的健康评估模式提供新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