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海博物馆与新民晚报联合举办的“上博讲坛第四季”迎来了古陶瓷修复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杨蕴女士。她娓娓道来,为观众徐徐展开古陶瓷修复的“前世今生”,引领观众踏入一段神秘的手工之旅,探寻陶瓷修复背后的深邃文化与精妙技艺。
一门传承发展的科学
古陶瓷修复技艺,恰似一部跨越千年的文化史诗。新石器时代,陶器修复技艺就已悄然萌芽。上海博物馆珍藏的广富林遗址出土器盖,其上穿孔连缀的修复印记,宛如远古岁月的神秘密码。彼时,每一次修复皆是对生活延续与文明传承的执着坚守,为后世珍视文物、传承技艺埋下了深厚的文化基因。
至宋元时期,金属薄片修补与镶嵌工艺成为时代宠儿。南宋龙泉窑青釉花口碗,六颗锔钉宛如忠诚卫士,静静守护着瓷器。锔瓷技艺中,金刚钻打孔、铁钉锔缝,一招一式皆为匠心凝聚,成就修复后器物的坚固耐用与典雅风姿。
近现代以降,上海凭借独特历史地缘优势,成为古陶瓷修复技艺创新发展的前沿阵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饶鸿发先生应古董商修复需求,尝试环氧树脂黏接与进口漆料手绘技法,传统修复技艺与现代材料科学就此激情碰撞。1958年,饶鸿发踏入上海博物馆修复工厂,开启上博修复传承之旅,成为第一代传承人。此后,上博“修复人”代代相传,技艺火种传递到了杨蕴之手。
一套丝丝入扣的流程
在上博的修复工坊内,古陶瓷修复遵循一套严谨缜密、丝丝入扣的科学流程。拆洗清洁时,恰似为沉睡的陶瓷拂去岁月尘埃,依据陶器、瓷器迥异特性精准定策。老师傅们凭借丰富经验与精湛手工,以水煮法涤荡杂质、竹刀剔除胶渍;如今,声波、微纳米技术大显身手,精准击破污垢防线,大幅提升了修复效率与安全性。
最考验修复师的耐心与智慧的是黏接复原环节。每一次触摸检查,皆为对历史原貌的虔诚叩问,每一处微调皆是对完美修复的不懈追寻,不容丝毫懈怠,否则细微差错将在累积中酿成修复败笔,前期心血付诸东流。
上色上釉环节,无疑是为陶瓷披上梦幻霓裳的时刻。修复师需以多次反复上色捕捉每缕色调神韵,令笔触与原器色彩水乳交融,达至“天衣无缝”的艺术臻境。
一种开放拥抱的心态
作为一位精通古陶瓷修复技艺的专家,杨蕴在坚守传统技艺根本的同时,以开放胸怀拥抱新浪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3D打印技术在修复领域有了施展的舞台,为古陶瓷修复带来革命性变革契机。于北宋越窑青釉执壶修复传奇中,3D扫描完整器与残器精准捕捉形态神韵,运算精妙演绎缺损谜题,打印适配配件精准嵌入、手工着色锦上添花,全程高效精准、无损文物毫厘,科技“魔法”与传统匠心在此深度交融。
据悉,上博陶瓷修复技艺分类精细,并非都追求修复后的“天衣无缝”。如考古修复秉持简洁纯净理念,石膏留存历史原始沧桑;可鉴别修复精挑接近色补缺,审慎保留修复笔触痕迹;瓷器陈列修复则补缺至臻无痕、上色逼真传神,完美还原或升华器物美学高度,满足参观者对文化瑰宝的审美憧憬。
本报记者 乐梦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