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汾阳路150号的上海沪剧院,闹中取静,入内别有洞天。一年四季,这里都能听见最具海派风情的“上海之声”。热火朝天的排练厅里,新戏《苏河十八湾》正在精打细磨;拥有百年历史的老洋房里,面向青年群体的环境式沪剧《日出》将于12月23日沉浸上演,借助数字化技术,促进文商旅融合,刷新观演体验。
从沪剧院所在的衡复风貌区一路向东,约1小时车程可抵达上海外高桥文化艺术中心。随着经典沪剧《大雷雨》在这一远离市中心的保税区唯一剧场唱响,外高桥沪剧传承美育基地也随之揭牌。而沪剧院运营10年的“沪语训练营”依旧一席难求,这块“金字招牌”培养了一批批的沪剧接班人。
月初,“2024上海沪剧艺术节”圆满落幕。市属、区属、民营等十余家沪剧院团共同参与,长三角近百位沪剧知名演员与青年新锐深入社区、深入基层和校园,为戏迷观众带来逾50场精彩演出及活动。这是一次沪剧追根溯源之旅,也是一场盛大的艺术“流水宴”,新老戏迷齐相聚,他们说:“听沪剧、唱沪剧,是爱好、是传统,也是生活。”
沪剧离不开当下这个时代,离不开上海这座城市,时代与城市激荡起沪剧人的艺术信仰。上海沪剧院党总支书记吴巍说:“沪剧人唯有打造‘与时代同步’的作品,才能回答时代之问,彰显时代精神;唯有秉承‘与城市同行’的使命,才能呈现城市之变,塑造城市品格;唯有坚守‘与人民同心’的宗旨,才能做到共鸣共情,实现凝心聚力。”
发挥优势,聚焦现实题材
在中国诸多剧种中,沪剧的优势在于接地气、年轻态,因擅长表现现实题材作品,往往能涌现贴近生活、引发共鸣的作品。近年来,上海沪剧院在现实题材创作上发力,不再只是传统的“家长里短”,而是升级为主题更厚重深邃的作品。
今年正值上海解放75周年,由上海沪剧院创排的原创大型沪剧《陈毅在上海》巡演版在国家大剧院演出,收获掌声与肯定。该剧以“尊重史实、精心创作、深入挖掘”为原则,集结了上海沪剧院6代名家新秀。舞台上,当饰演“陈毅市长”的孙徐春深情道出“上海,我爱侬”,总能将气氛推向高潮。
吴巍直言,《陈毅在上海》最大特点是成功跳出了传统沪剧小情小爱的局限,让观众看到沪剧也能歌颂家国情怀,展现时代风貌与伟人风采。为这部戏,沪剧院精锐尽出、全梁上坝,舞台上最年轻的演员才22岁,年纪最大的已经82岁了。由此也把年轻人的活力和破圈能力,以及前辈演员对剧目的把握和表现张力做了很好的融合。他说:“《陈毅在上海》吸引了很多非沪语环境下的观众,向年轻观众展示海派文化之美。”
近年来,上海沪剧院积极落实“以演出为中心环节”的目标要求,深挖优秀传统剧目资源,立足本土探索创新,对标市场开拓“与人民同心,与城市同行”的题材。近日,大型沪剧《苏河十八湾》内部试演获好评。作品聚焦现实题材,讲述上海母亲河30年治理的真实历程,几代人共同努力实现“水清岸绿”的感人故事,体现人民城市理念的生动践行,在戏曲舞台展示上海城市精神。和传统沪剧不同,该剧运用以小见大、举重若轻的表现方式,将苏州河综合治理这样浩大的工程、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娓娓道来,同时也将河道治理的艰难和辛酸融入苏云小家庭的变迁中。
流派传承,激发创新动力
今年4月,传承版沪剧《芦荡火种》在天蟾逸夫舞台的演出取得圆满成功。现场,有对这部戏倒背如流的资深戏迷感慨:“沪剧有希望,现在小一辈唱得也很有味道。”
虽说已在台下练了百余遍,青年演员洪豆豆每登台前还是会找一方僻静处默戏。耳机里是丁是娥的原版《芦荡火种》,她要在这沉浸式氛围中让自己提前“入戏”。她说,“阿庆嫂”的经典唱段是很多孩子沪剧入门练习,要学会唱不难,但要唱好、诠释好这个角色却极为不易。
“老带新”传承下的《芦荡火种》恢复了最早“口传心授”模式,排练厅里,汪华忠、金玉明、凌月刚、程臻等艺术家齐坐镇,共同为这部由90后、00后挑大梁的红色经典把关。老一辈艺术家把自身丰富的舞台经验教授给青年演员,精准传承剧中精华。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每一个招式,力求“拷贝不走样”地深入研究角色的性格特质和情感变化,让剧院的“传家宝”得以在当下完整、精彩地再现。不仅仅是《芦荡火种》,一批经典剧目也逐步得到传承。
为加强后备人才培养,针对性优化人才梯队建设。沪剧院鼓励中年演员挑大梁,发挥专长、担当大戏,《罗汉钱》《董梅卿》《石榴裙下》等剧目都取得了不错的口碑和市场影响。此外,还为青年演员量身打造代表剧目,设定个人培养计划,助力他们在艺术道路上快速成长。
拥有丰厚“红色家底”的上海沪剧院,近年来依托最经典作品拓展新受众。结合党员学习教育形式,打造“红色文艺党课”《红灯记》,发挥沪剧红色题材作品的精神品格和艺术感染力,通过“讲座+表演”的形式启迪大家学思践悟、凝心聚力,增强奋进新时代新征程的坚强决心。
坚持十年,培育沪剧土壤
上海沪剧院“沪语训练营”作为品牌项目,以沪语学习、戏曲唱腔、戏曲身训、戏剧表演为核心。针对4岁到12岁学龄儿童开展线下活动。10年来已有逾10万名学生和家长参与体验,近万名学员系统学习推广海派文化,保护地方剧种。
在“训练营”有个明星班,里面十多个孩子,全部都是“小白玉兰”和“小梅花”奖得主。经过系统培训,小朋友们不仅修正了上海话的吐字归音,也调整了身姿仪态,培养了举止谈吐。更重要的是,方言连着文化,融着乡音乡情。学习上海话,培养了他们对本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乡音是城市的灵魂,地方戏的气质和品格彰显着独一无二的地域风情。沪剧具有丰富的海派文化内涵,是最能代表上海这座城市的声音。事业发展部副主任徐蓉说:“沪语训练营是一个漫长的培植沪语土壤的过程。沪剧的传承,不仅在台上,也在台下,走进过训练营的孩子,未必个个都会唱沪剧、拿大奖,但最起码在他们的童年里,有过这样一段浸润于沪语、沪剧的时光。”
沪剧院所在汾阳路院址,主楼是拥有百年历史的邬达克建筑,洋溢浓浓海派风情。利用这份得天独厚,老洋房底楼展陈展出的就是“沪剧的历史”。有老戏迷说:“虽然看过很多次,但每次有开放日活动,都还是会去参观。觉得踩着厚重的木地板,把那些老资料和老照片浏览一遍,就像见证了沪剧发展的过程,重温了历史。”
而如今,市民观众又有了和沪剧深度互动的机会。沪剧院与精文投资共同出品的环境式沪剧《日出》“呼之欲出”。这部以青年演员为主体,以青年观众为目标,综合运用墙体Mapping秀、移动投影、微投影等技术的作品,赋予百年建筑和非遗沪剧全新生命,增强与圈外观众互动,打造老建筑、非遗戏曲和衡复风貌区数字化相结合的全新演艺模式。
非遗传承,改善未来生态
上海沪剧院也是上海沪剧艺术传习所,肩负着继承发扬非遗本土剧种的重任。在上海,大大小小民营沪剧团有十多个,各区、镇、街道甚至社区都有沪剧沙龙或是爱好者俱乐部。近年来,为促进沪剧繁荣发展,沪剧院坚持面向全市沪剧界区属院团、民营院团等兄弟院团开放资源,推动跨团协作,助力“沪剧界大联合”,繁荣整个沪剧市场。
年初,文慧沪剧团创排的大型沪剧《黄宝妹》在天蟾逸夫舞台首演。该剧编剧蒋东敏和副导演陈寅均来自上海沪剧院,剧中女二号张阿花的扮演者吴嘉倩,以及几位纱厂女工的扮演者也是上海沪剧院的青年演员。团长王慧莉感慨:“《黄宝妹》的团队阵容集结了沪剧界的优秀编导演力量,这让我感受到上海演艺大家庭的温暖。”此外,新东苑沪剧院《金绣娘》的创排演出也得到了上海沪剧院鼎力相助,刚刚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成功演出。这种上海沪剧院主导的多方合作共推模式,让人们看到了市级院团的魄力和胸怀。
上海沪剧院还持续积极组织开展艺术普及类文化交流活动,发挥公共艺术教育职能,实现沪剧活态传承。“百校联盟”“百镇联动”项目正如火如荼,两年来已与20个街镇、50所学校、30家企业建立合作机制,举办各类活动逾150次,在各区成立17个传承基地,开设40个沪语沪剧社团,构建常态化艺术普及教学模式,为推广与传承沪剧打下良好的共建基础。
上海沪剧院通过多样化发展模式,既彰显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又传播了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涵。吴巍表示,上海沪剧院始终坚持“与城市同行、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的理念,秉承“守正创新、传承发展”的原则,致力于流派传承和人才培养,重视原创作品创作演出,突出传统剧目传承发展,不断发扬传统文化特色,持续唱响“上海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