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面瘫发病率高于欧美国家,约1万人中就有100人患病,发病原因多种,但近三成会留下面瘫后遗症,不仅影响患者的面部功能正常表达,对患者心理、社交也产生了影响。在昨天召开的第Ⅳ 届世界颅神经外科医师联盟学术年会暨第十届东方神经外科高峰论坛上,上海新华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李世亭教授创新的联合移植术式和面神经主干松解术,受到中外与会学者的高度关注。
35岁的厨师小胡,曾经开朗大方。两年前他被诊断出患有右侧听神经瘤,并在外院接受了肿瘤切除手术。不幸的是,术后他出现了严重的面瘫症状,这不仅影响其日常生活,也导致了他性格上的转变,从此变得沉默寡言、回避社交。
尽管经过长时间的激素和营养神经药物治疗,但小胡的症状未见明显改善,面容的改变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质量。为了寻找解决方案,小胡遍访多地多家医院,但始终未能得到满意的诊疗方案。最终,他来到了新华医院寻求帮助。
新华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李世亭教授及其专家团队对小胡进行了详细的术前评估,并制定了个性化的手术计划。经过周密准备,小胡接受了舌下神经—面神经—颈神经联合移植术。术后又针对性地制定了药物干预治疗方案。
令人欣喜的是,小胡的病情得到了显著改善,从术前的HB分级V级提升到了Ⅲ级,静态面容下几乎看不出异样,让他重新回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
面神经损伤即可导致面瘫,发病原因有很多种,比如特发性面瘫、外伤、各类头颅面部五官肿瘤直接侵犯或在脑部肿瘤手术过程中损伤面神经(听神经瘤术后、胆脂瘤术后、桥小脑角区脑膜瘤术后等),主要病因为面神经炎,其中约有16%的患者会留有中重度面瘫。
“面瘫发病左右侧别、男女性别无明显差异,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老年人居多,但部分年轻人由于不良生活作息、生活习惯加之学习工作压力大,如夏日空调冷风直吹面部等,也导致面瘫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据李世亭教授介绍,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患者经正规保守治疗后绝大多数都可以痊愈,但15%—30%的面瘫会出现面瘫后遗症。
痉挛性面瘫后遗症的患者,以往通常有三种治疗方式,即肉毒素注射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肉毒素治疗时间一长,效果就会减弱,物理治疗的周期太长,患者依从性差,而既往的手术治疗创伤大却效果不佳。近年来,李世亭教授团队创新性提出了面神经主干松解术治疗痉挛性面瘫后遗症,对面瘫后遗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有了突破性进展。他表示:“神经外科手术的微创化进程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疗效,现在已经进入AI创新时代,下一步我们希望AI能在面瘫治疗等功能神经外科领域起到更大的作用,改善重度面瘫和面瘫后遗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本报记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