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在金山山阳田园景区体验“冰雪欢乐” 本报记者 陶磊 摄
申城中小学生即将迎来寒假,市教委发布安全提示,除了提醒学生在衣食住行方面注意防范风险,也特别提醒同学们多微笑,多自信,做好情绪管理。12355上海青春在线心理咨询师、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心理教师金小燕建议,不妨从一切确定的、能让自己获得“成长感”的小事入手,给自己的内心注入“快乐激素”。
四大“快乐激素”
明亮的“多巴胺色”为何会让人精神一振?为何运动过后会让人感觉放松愉悦?
金小燕介绍,很多人都知道,多巴胺、内啡肽、血清素和催产素是能让人产生快乐的四大“快乐激素”,不过,它们各自的功效、获得的方式略有不同。
多巴胺是“奖励激素”,能让人产生瞬时的快乐,比如,打游戏胜了一局,刷了一个有趣的短视频,但这种快乐持续时间却不长久;如果要获得持续的满足感,就需要内啡肽的帮忙,比如,坚持一项体育锻炼,学习一种技能,虽然过程可能辛苦,但快乐的“有效期”也不知不觉延长了;血清素可以帮助人情绪稳定,多去户外走走,静心练练瑜伽或者冥想沉思,能让体内的血清素上升,抵抗糟糕的情绪;催产素并不仅仅是孕妈妈专有,对于同学们而言,和父母朋友面对面的人际交流,或者和宠物之间的相互依恋,都能让人产生催产素,缓解压力。
因此,让自己的爱好丰富起来,或者尝试多做一些自己未曾尝试的小事,可以让体内的“快乐激素”更加均衡。一般来说,“I人”钟爱机械改装、模型制作、整理家居旧物、照顾植物、读书创作、户外漫步、钓鱼、摄影;“E人”则更乐意和家人朋友聚会、下棋、玩桌游,一起听新年音乐会。趁着假期,外向活泼的“E人”和内敛沉稳的“I人”,不妨相互参考一下对方的“快乐菜单”,让自己的“快乐激素”分泌更加均衡。
“思考的深度、见识的广度、和人建立的亲密度都是我们获得愉悦感的源泉。”金小燕说。
发掘“自我改变”
寒假正遇农历新年。若是拿到一张不尽如人意的成绩单,是否意味着过去一年努力白费,走亲访友也觉得脸上无光?金小燕建议父母别用分数扫兴,除了成绩,鼓励孩子们从多方面发掘“自我的改变”。这种真切“长大了”的感觉,对于青少年来说很重要。
“我发现自己长高了,坐公交车不再免费,乘缆车时买到了成人票,自己能独立过马路,独立上学放学了。”
“父母不再年轻了,我要帮他们多干一点家务,不给他们添更多的麻烦,要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原来的年夜饭是爸爸妈妈做,现在我做了三道菜呢。”
“过去总和大人拌嘴,现在发现,冷静下来讨论,都能解决。”
“我长高了,我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了,我能够更勇敢地去制订计划了。”
金小燕介绍,她曾经在学校里请同学们写下过“感觉自己长大了”的瞬间,同学们的描述,真实可爱,也推荐更多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去寻找这些瞬间。
本报记者 陆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