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07日 星期五
“人体显微镜”5.0T磁共振落户肿瘤医院 新春“生命接力”跨越一千六百公里 无创血糖检测技术重磅问世 从“树洞”里“掏”出120件心事
第5版:上海新闻 2025-02-06

无创血糖检测技术重磅问世

将手掌轻轻贴在检测设备上即可,糖尿病患者有望告别扎手指

无创方式检测血糖

本报讯(记者 左妍)糖尿病患者每天扎手指测血糖的习惯或将改变。昨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发布了一条令糖尿病患者振奋的新闻:国家内分泌代谢病临床研究中心王卫庆教授团队与瑞金医院医学芯片研究所、上海近观科技的陈昌研究员团队合作,在《自然·代谢》在线发表研究论文,开创性地提出一种无创血糖检测技术,即多重微空间偏移拉曼散射(mμSORS)光谱技术——只需将手掌轻轻贴在检测设备上,就能准确测量血糖水平,告别有创血糖检测带来的疼痛和潜在感染风险。

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超过5亿人,而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2%。有效且规律的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的基础,但是,目前常规的血糖检测方法均需侵入皮肤,可能引起疼痛不适或血液感染等问题,降低了患者长期监测血糖的依从性。利用无创方式监测血糖是血糖日常监测发展的趋势,无创血糖检测技术也成了国内外大量企业及科研院所不断投入研究资源的方向。但这项技术一直面临着准确性和通用性的巨大挑战,被誉为生物传感领域的“珠穆朗玛峰”。

瑞金医院领衔的这个医工交叉研究团队首先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技术确定人体大鱼际表皮厚度的分布范围,研发出了mμSORS无创血糖检测技术。这种基于多重拉曼光谱成像的新技术,不仅可对皮下不同深度进行高空间分辨率同步探测,还可有效降低表皮的背景信号干扰,提高血糖检测的信噪比。研究团队介绍,第一阶段通过系统性探索研究,确定无创血糖检测的最佳探测深度——来自富含携带血糖信息的组织液和毛细血管的真皮-表皮交界处(DEJ)或其下方。团队还证实,mμSORS能以完全无创的方式有效采集到人体血糖相关的拉曼光谱信号,且在解析算法中发现,提取出的主要因子的光谱与葡萄糖的拉曼光谱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一直以来,人们对无创血糖检测技术争议的焦点就在于不扎针测出来的血糖值到底准不准,能否在不同的患者群体中大范围使用?为了进一步验证,研究团队第二阶段则针对200名糖尿病患者和30名正常健康成人开展临床研究,共收集30多万套由金标准静脉血血糖值所标定的mμSORS光谱数据集,进行血糖预测模型建模及分析,证实了mμSORS无创血糖检测值与静脉血血糖值之间绝对误差的平均值MARD为14.6%,无创血糖检测值落在共识误差网格临床可接受区CEG(A+B)的占比高达99.4%,达到了血糖仪的国际标准。更厉害的是,这项技术无需个体校准,即来即检,适用于不同年龄、肤色的人群。

“mμSORS技术的成功研发,是医工交叉合作的经典案例,也是无创血糖检测领域的重大突破。”王卫庆教授表示,未来该技术有望极大提高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为糖尿病管理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