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高峰
昨天,“雷军曾劝年轻人要尽快学会AI”的词条登上微博热搜第二,同上热搜的还有“有了DeepSeek还要学语文吗”的话题。
雷军的话其实是去年全国两会期间的一则建议。旧闻火上热搜,相信与DeepSeek今年春节前的横空出世有关,也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清现实。搅动风云的不光是AI,更多的是对安稳当下被颠覆性技术革新所打破的患得患失。
这种患得患失其实没必要,也没有用。因为拥抱AI已经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个人与时代共振的“必答题”,是个体参与社会变革的“入场券”。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善用AI工具,将成为每个人必备的能力。
应变的不只是普罗大众,还有国家、企业和机构。昨天有媒体报道,到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相关人才的缺口达到400万,面临顶尖人才储备不足、复合型人才短缺的双重困境。当技术迭代速度远超教育周期,当下的教育体系是否还适应时代,必须打上一个问号。从义务教育阶段开始普及AI素养教育、加强高校专业建设、推动企业与机构培养应用型人才,应当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
主动拥抱变化才是应对不确定性的终极答案。不论国家还是个人,在应用中深化认知,在学习中探索创新,方能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坐标系中找到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