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立蓉
一早醒来,拉开窗帘,阳光轰轰烈烈,瞬间向室内翻涌过来,竟是如此温暖。趁着好天气,整理一下女儿的房间。
书架上有些浮尘,用一块软布轻轻擦拭,手指轻轻拂过一本本厚书,在《白夜》和《蝇王》之间,夹着一黑色文件袋,心生好奇。打开,是一叠中国邮政出品的贺年卡。有些贺卡纸质已泛黄,但只一眼,魂魄悸动,这是父亲寄给我们的新年贺卡!
随军来南京十多年,历经四次搬家,不少书籍和信件不知所终。这些年来,女儿一直忙于学业,诸多细碎的琐事就像玻璃渣,一片片卡进生活的缝隙里。没想到,她默默点亮缝隙里透出的亲情光芒,保存着这些浸润着暮色光影的贺卡。
2011年春节,辛卯兔年,女儿的本命年,父亲寄来第一张贺卡。他用小楷写了一段话,一笔一画,铁划银钩:前几日收到小兔子的短信,给我们拜了早年!也祝你们在兔年里健康快乐,祝小兔子学业进步……见字如面,眼泪不自觉流了下来。南京南通相距不过350公里,为了生活奔忙,竟很少回家。父亲从来没有直接跟我们表达过思念,或者说过想让我们回家的话。他是那种传统的中国式家长,很内敛,不太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现在回想,他的很多思念都是有迹可循。回家的前几天,他会反复打电话,问我们到家的确切时间。父亲有只头盔式电筒,是他夜间照明的宝贝,有时候我们晚上回来,他就顶着电筒,站在家门口等我们,像亮着的小灯塔。
2013年也是蛇年,父亲以红色贺卡为底色,抄录了一副对联:雪伴梅香招祥瑞,笔掀墨浪舞龙蛇。贺卡背面,他又写道:勤奋刻苦,不懂就问,祝小兔子考入理想的高中。那时女儿已读初三,面临中考。父亲中师毕业,做过10年小学老师,一生喜爱读书看报,把学习看作人生中顶顶重要的事。可惜我在上世纪80年代末的高考中,6分之差名落孙山,这对他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清晰记得拿到分数条的那个晚上,我一夜无眠,隐隐听见,隔壁房间里传来他的叹息声。好在女儿学业颇为顺利。2018年的贺卡上,他写道:去年一年,我们家最大的喜事就是小兔子考上了南京大学……
2023年春节前,父亲寄给我们最后一张贺卡,卡片内页画了一幅图,是我们南京家的平面图。他标注家具放置的位置,还做了密密注解,怎样改动更美观……父亲有青光眼,动过手术,那时身体也已很虚弱,他是如何支撑自己,写下这些蝇楷小字?那年春节后,我们回家,告诉他,女儿已通过层层选拔,将成为上海一所中学的高中历史老师。他的眼睛放出光彩来,喃喃说:小时的引导很重要。女儿幼时在老家读书,父亲承揽接送女儿上下学的任务。这一路,也就成了女儿的历史课堂,3年幼儿园,6年小学,听遍上下五千年。我给父亲的礼物是南图的优秀读者奖杯。金属铸成,很沉,临出发前,先生说行李多,不要再携带这么重的物品。但我知道,这对父亲很重要,落榜后的30多年,我从未放弃过读书,父亲见到奖杯,一定很高兴。
黑色文件袋的背面,女儿贴上黄色彩纸,剪成门笺的样式,那是我们老家的传统:家有逝去的亲人,过年时,门楣上贴黄门笺。我把贺卡一张张摆在书桌上,一共十一张,贺卡正面,喜庆的红色依然温润眼帘,成为我们怀念父亲的一个个窗口。离开并不浪漫,离去的亲人,从我们身体里抽空一部分;但同时也生出新的力量,携着新的我们努力前行,认真过好每一日,让沉淀在生命中的亲人,像云层中隐隐的星群,闪亮一次又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