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看范可新专访
这是参加过三届冬奥会的老将范可新,第三次参加亚冬会,对她意味着什么?
32岁,在家乡父老面前,范可新说,意味着传承。
今晨,第九届亚冬会迎来首场决赛,中国短道速滑队在混合团体2000米接力赛场无缘首金。但老将范可新的表现可圈可点,她在比赛中完成了一次至关重要的超越(见下图)。
“我在国家队14年了,我想鼓励年轻队友们,要敢于去梦想,为梦想而努力。”范可新真诚地表示。
北京冬奥会夺金后,范可新深情亲吻冰面,那一瞬间成为经典,曾以为,那是她的谢幕战。
的确,范可新有一年多的时间暂时离开过冰场,但她的心,始终与中国队同在。她明白,自己有责任继续为这个团队发光发热。于是,范可新归队了。
重新开始,意味着重重困难。“身体的恢复对于年轻运动员来说根本不是问题,但对我来说就成了很大的问题。”备战亚冬会的日常训练里,她三分之二的时间和精力用来对抗伤病,三分之一的时间和精力才用于正常的训练。
出身贫寒的她,并不避讳谈及儿时的经历。2000年,一家四口来到七台河市落脚谋生。到七台河以后,找不到便宜的住房,搬了十几次家,最后总算找到一处落脚之地——一间7平方米的半地下室铁皮房。被选入体校后,她再也没有让父母操过心。身上有了淤青和伤痕从不告诉父母。
母亲发现她脚上的脓血,心疼她,劝她别练滑冰了。她却坚决不同意,“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你只能比别人练得更多、更加刻苦,才能超过人家,才能拼出成绩。”
如今,32岁的范可新,和年轻时一样,将困难一一击破,“参加什么比赛不重要,重要的是展现中国运动员的体育精神,只要我站上赛场,就会全力以赴去拼。”
特派记者 陶邢莹
(本报哈尔滨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