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医学与听力康复领域,人工耳蜗的技术不断革新,为听障患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听觉体验。最新一代的人工耳蜗不仅在声音处理和信号传输方面取得了突破,还实现了与磁共振检查(MRI)的兼容性。这些技术进步不仅改善了听力康复的效果,也为患者带来了更安全、更便捷的医疗体验。
人工耳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电子设备将外界声音转换为电信号,并直接刺激听觉神经,使听障患者恢复部分或全部听觉功能。传统的耳蜗设备虽然能够帮助使用者感知声音,但在面对复杂的声音环境时,效果仍然受限。此外,早期的人工耳蜗在结构上并未考虑到磁共振检查的需求,使得患者在接受MRI扫描时需要取出或移除耳蜗植入体,这不仅增加了手术风险,也可能影响耳蜗植入的长期效果。
传统的耳蜗植入物含有较大的磁体,这可能在MRI扫描过程中受到强大磁场的影响,导致设备移动或损坏,甚至引发患者的不适或疼痛。为了克服这一挑战,最新的高分辨率Ultra 3D人工耳蜗植入体采用了创新的可旋转磁体技术,使植入物能够适应不同强度的磁场变化,在高场强MRI扫描(如1.5T和3.0T)下依然保持稳定。其磁体采用特殊的封装材料,能够降低磁场干扰的风险,同时避免图像伪影的产生,确保MRI检查的质量。这项改进意味着患者无需再为磁共振检查摘除耳蜗植入体,无需头部加压包扎,避免了额外的手术和恢复期,大幅提升了临床安全性与使用便利性。检查结束后,患者只需重新佩戴上外部声音处理器即可恢复聆听,真正实现了免麻烦、无疼痛和不间断聆听的用户需求。此外,Ultra 3D人工耳蜗植入体可以支持高达200次的MRI检查,磁铁不会消磁,植入体功能不受影响,充分满足听损人士一生所需的MRI检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首席专家、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龚树生教授指出,通过先进技术和优质服务,创新型的人工耳蜗为听损人士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更好的聆听体验和声音享受。听损人士应尽早寻求科学干预,选择合适的听力解决方案,以提高生活质量。 柏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