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3日 星期四
日本出生人口去年再创新低 美俄代表在土耳其结束首轮双边会谈 美乌矿产协议  执行面临多重障碍 加沙能否维持住脆弱的“冷和平”?
第10版:国际新闻 2025-02-28

美乌矿产协议 执行面临多重障碍

泽连斯基:协议仅为“框架” 仍需“安全保障”

乌克兰露天矿井 图IC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28日赴美会见美国总统特朗普,并签署两国矿产协议。特朗普27日说,美乌矿产协议将为“未来更可持续的(美乌)关系”提供基础。

美称不会再谈

泽连斯基说,当前版本的乌美矿产协议不包含乌方关切的“安全保障”具体内容,仅提供一个“框架”。乌方希望经过与美方磋商,达成一份包含“未来安全保障”条款的新版协议。对此,特朗普表态说:“我不会提供太多安全保障。我们要让欧洲来做,因为欧洲是他们的邻居。”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与乌克兰的框架性经济协议已经达成,美乌不会再就协议谈判。

《纽约时报》报道,美方一度以“安全保障”远超矿产权利谈判范畴为由,力图从草案中删除这方面表述。不过,“安全保障”仍含糊写入当前版本,表述为美国“支持乌克兰努力获得为实现持久和平所需的安全保障”,美方没有作具体承诺。另外,作为矿产协议的内容之一,乌克兰将无须对美方已提供的援助承担偿债责任。

依据当前版本协议,美乌将共同设立“重建投资基金”,乌方将本国石油、天然气、矿产等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未来收益的50%注入该基金。美国将最大程度地拥有该基金产生的经济利益,将部分收入用于对乌克兰的再投资。该基金将由美国和乌克兰代表管理,具体的管理与运营条款将在协议签署后进一步谈判明确,写入后续协议。

前景疑虑重重

国际观察人士认为,乌克兰是重要的矿产资源供应国,但在持续多年的俄乌冲突冲击下,矿产协议实际执行面临多重障碍,经济可行性仍有待观察。

乌克兰是全球十大矿产资源供应国之一,其矿产资源约占全球总量的5%,包括占世界储量7%的钛矿,电池等行业必不可少的锂矿,以及有色金属和稀土等。此外,乌克兰还拥有占全球储量约20%的石墨,泥煤、高岭土等矿产储量也在全球位居前列。

然而,要发掘乌克兰的资源潜力仍面临多重挑战。凯投国际宏观经济咨询公司发布的报告认为,乌克兰大部分矿藏开采在经济层面短期内都不太可行,“如果矿产开发的经济效益仍然不利,大多数预估储量可能仍将留在地下”。

首先是安全问题。俄乌冲突持续的背景下,哪里可以开采、谁来保障安全都是疑问。乌克兰不少金属和矿产所在区域饱受冲突破坏,不少富含矿产资源的地区埋设了地雷。如果地雷未被清除,那么开采矿产资源就不可能有效推进。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供应链管理教授罗布·汉德菲尔德表示,多年冲突后,乌克兰矿场状况变得不明朗,“将产品送往市场的许多道路和物流渠道可能已遭破坏”。英国政治分析师伊恩·普劳德则认为,乌克兰矿产能否开采取决于停火协议,以及“开采这些矿产后多久才能获得回报”。

其次是成本问题。即使安全问题得到解决,乌矿产资源开发所需技术和成本也是协议执行难点。乌克兰矿业咨询公司地质投资集团首席执行官伊琳娜·苏普伦表示,受开采技术制约,在乌克兰开发这些矿产资源“非常困难且成本高昂”。

即使具备技术条件,能否及时收回成本并盈利也是不少开采企业的顾虑。普劳德质疑乌克兰矿产资源开采前景:“如果(乌克兰矿产)如此有价值,为什么这么长时间还没有多少人从中获益呢?”

最后是利益问题。在美方压力下,乌克兰方面才勉强同意签署协议,但双方利益分歧没有从根本上化解。

美方趁火打劫

美国波士顿大学商学院金融学教授马克·威廉姆斯表示,矿产协议具体条款仍不清晰。“对于美国矿业公司能否获得准入,或是由乌克兰矿业公司负责开采和供应安排等细节都不明朗。虽然达成协议,乌克兰是否有能力和意愿无限期地履行这份合同?”

威廉姆斯认为,美国利用乌克兰面临的困境获得关键矿产资源,证明美国是“机会主义者”,而美国政府似乎已经成为一个“攫取他国资源的机会主义对冲基金”。

张毅荣 陈立希(新华社供本报稿)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