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刚来上海学习了一年多中文的乌兹别克斯坦姑娘Jenny来说,要把纸片折叠、对准图案和文字层叠粘贴,制作成写有“发兑”等繁体字、画着中国古代市集景象的“龙鳞装”古籍装帧,着实有点困难。不过,在昨天的“拾趣YOUNG浦”外国友人看杨浦文化体验活动现场,心灵手巧的她还是率先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件装帧艺术品。她觉得很有意思,“希望以后有更多机会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今年春节期间,“拾趣YOUNG浦”活动首站邀请了40余名留学生走进中国武术博物馆、杨浦区文化艺术中心和笔墨宫坊,受到大家的欢迎。昨天下午,第二站活动来到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和敦煌当代美术馆,感受杨浦艺术人文的全新打开方式。
在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大堂大屏播放的甲骨文等中国古代文字变迁视频让大家大开眼界。最让外国友人感兴趣的还是自己动手体验中国古代书籍装帧的互动活动。在工作人员帮助下,他们三两讨论,寻找最合适的组合拼贴方式,终于圆满完成了作品。
外国友人们在敦煌当代美术馆纷纷与诸多艺术装置合影拍照,并根据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内残片所记录的香方,体验将香料研磨成粉制作香牌。混合香料、压模成型,一块块精美的香牌呈现在眼前,大家拿起来凑近嗅闻,沉浸在带有古意的氛围中。
未来,杨浦文旅局还将持续深化“拾趣YOUNG浦”这一入境游品牌的内涵,邀请更多在沪外国友人和全球旅客体验杨浦,让更多外国朋友“遇见中国,读懂上海,畅享杨浦”。 本报记者 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