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8日 星期五
新生 群鹤翱翔(中国画) 冰岛蓝湖泡温泉 防被欺 添“绿”有利  何乐不为 杨树的眼睛 哥哥的礼物
第12版:夜光杯 2025-04-10

防被欺

江曾培

鲁迅有篇《小杂感》,总计写了二十一条杂感,其中一条是“防被欺”。此文写于1927年,再过两年,就历时一百年了。近一个世纪以来,社会方方面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拿知识更新来说,据说18世纪以前,知识更新的速度为90年左右翻一番;20世纪90年代以来,则加速到3至5年翻一番。近50年来,人类创造的知识多于过去三千年的总和。

人类社会的发展推陈出新,让生活更美好。然而,也有些旧思想、旧传统顽固得很,不但不肯退出历史舞台,而且总是变着法儿在顽强表现自己。欺骗、欺诈、欺负、欺蔽,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毒渣邪汁,自古以来一直是被谴责的。鲁迅提醒人们“防被欺”,表明“欺”这一毒汁在民国时代是很猖獗的。

如今,神州大地早已换了人间,万象更新。然而,欺骗欺诈这些恶行并没有消失。赵本山演过一个小品《卖拐》,讲的是一个拐杖推销员,硬说一个人腿有问题,理由是他脸大,“是末梢神经坏死把上面憋大了”。那人开始不相信,经过推销员一再纠缠鼓噪,他半信半疑了;接着在推销员的诱导下走路,竟然有点歪歪扭扭,瘸了,只好买了拐杖,“吃”了“药”。现实生活中,类似哄骗欺诈从而推销牟利的现象并不少见。

每年“3·15”晚会上曝光的假冒伪劣案例令人心惊,惊恐于造假说假卖假之多之恶,惊思全社会要更有力地打假灭假。尤其AI等现代科技发展迅速,一些不法商家借其进行假宣传和假操作,把白的说成黑的,把劣品充作优品,警醒人们要更自觉地“防被欺”。

鉴于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并非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步,现代科技所带来的信息爆炸往往造成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为了“防被欺”,人们需多些理性思考,增强批判性思维,遇事不要“随大流”,人云亦云,急于盲目相信,而是要开动脑筋想想:是这样吗?怎么会是这样?即使不是新冒出的花样,也要像鲁迅所提醒的那样,思索一下“从来如此,便对吗?”比如,今年“3·15”晚会曝光的“电子签”,表面看似合法的民间借贷,实际上却是非法的高利贷,虽非新近出现的骗术,但只有以批判性眼光加以考察,发现其猫腻,方能让人避其害。

培育批判性思维,还需要正其心。天上不会掉下馅饼,面对形形色色的诈骗,要不为花言巧语所动,不为虚情假意所惑,不为蝇头小利所诱。如此,可望心明眼亮,逐步进入“防被欺”的境界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