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佳和
当一位老年读者在旧书市集上淘到旧版本《屈原九歌今译》后感慨道:“旧书里藏着年轻时的记忆,也让我结识了志同道合的书友。”当一位读者在置换的《人间喜剧》扉页发现前主人的读书笔记,不由得发出感叹:“仿佛与陌生人共享了一段思想旅程。”这种以书为媒的社交增值,让旧书从“物”升华为“情”的连结,让“旧”在循环中激活了人际联结的多种可能。
从樱花谷的旧书市集到遍布全城的阅读活动,上海正以书籍为纽带,构建起一个“可淘、可感、可参与”的文化生态圈。在这里,每一本旧书的流转都是一次相遇的契机,每一次阅读的分享都是一段关系的起点。当市民在“淘书乐”中写下寄语,在亲子朗读中传递声音,在乡村书屋里邂逅新知,书籍早已超越了文字的载体功能,成为“情感的基础”,成为文明的接力,成为连接个体与群体、历史与当下的精神桥梁。
正如市集的口号——“你家书房‘新陈代谢’了吗?”所暗示的,书籍的流动不仅是知识的更新,更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再生。因为书,我们得以跨越时空的界限,在字里行间相识、相知,共同感受一座城市的文明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