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4日 星期四
《漫无边界》艺术展上海站启幕 2025航天文化艺术论坛举办 航天公益形象大使公布 嫦娥五号嫦娥六号月球样品同框亮相
第6版:上海新闻 2025-04-24
“海上生明月,九天揽星河”主场活动今举行

航天公益形象大使公布

形象大使公布现场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本报讯 (记者 郜阳)今天,主题为“海上生明月,九天揽星河”的第十个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在上海举办。今年是钱学森归国70周年,也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55周年。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代代航天人敢上九天揽月、逐梦星辰大海,在接续奋斗中托举起人造卫星、载人航天、探月探火、北斗导航等辉煌成就,让中国航天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从“一星独唱”到“漫天星光”,中国式现代化的空间画卷日益绚烂。

活动现场,2025中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公布,他们是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总工程师、航天科普专家李东,特级航天员汤洪波,中国首位跳水奥运五金冠军吴敏霞。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嫦娥五号《月球样品借用协议》签约仪式;介绍了嫦娥八号、天问三号等深空探测任务合作项目信息;发布了“风云太空”空间天气业务系统。

中法天文卫星(SVOM)首批科学成果同时发布,SVOM卫星在轨飞行仅10个月,已经探测到了超过100个伽马暴,包括长暴、短暴和富X射线等各类伽马暴,其中22个还获得了红移测量值,知道了它们到我们的距离,科学成果十分丰硕,符合预期。

上海市关于加快培育商业航天先进制造业集群的若干政策也在现场发布。据介绍,上海正努力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商业航天城,将以商业火箭、商业卫星、智能终端和应用服务为发展重点,力争到2027年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左右。具体支持措施包括加强企业融通发展、提升产业规模化水平、建设高标准产业集聚区和优化产业创新生态。

据了解,去年,中国航天在浩瀚宇宙中的探索征程稳步推进。累计发射运载火箭68次,创历史新高;嫦娥六号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载人航天任务刷新纪录,天舟七号、八号货运飞船,神舟十八号、十九号载人飞船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今年,中国航天任务更为繁重,航天工程任务密集实施,天问二号将执行小行星伴飞取样探测任务;载人航天工程将实施神舟二十号、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任务;中国与欧洲合作的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将揭示太阳风与磁层相互作用过程和变化规律;中意电磁监测卫星02星将择机发射,服务地震预测研究。此外,今年适逢中泰建交50周年,中国将与航天日主宾国泰国深化航天合作,合作领域包括嫦娥七号、八号载荷的搭载合作、遥感数据应用合作及卫星联合研制等。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