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临床医学中心拿下“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其中,作为国内最早将前列腺疾病独立成亚专科的团队,市一前列腺外科经过历代学科带头人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用创新技术守护患者健康。他们用神奇的激光刀,像剥橘子一样精准切除增生的前列腺;他们用先进的机器人,把前列腺癌手术做到极致,让病人在去除肿瘤之余不再担心术后的“难言之隐”。
激光刀的“逆袭”路
2004年,一场前列腺手术在医学界掀起巨浪。当时,传统前列腺切除术的金标准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但这一术式存在易复发、切除效率低、热损伤深等诸多不足。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夏术阶教授在全球首创“铥激光剥橘式前列腺切除术”,为70岁的李老先生做了手术。这把神奇的激光刀,热损伤深度仅0.2毫米,能像手指剥橘子般贴着包膜剥离增生组织,还能切成小块轻松取出。2024年,90岁高龄的李老先生重回“市一”,见到了20年前为他手术的团队。老先生感慨地说,新技术让他的生活质量大为改善!
前列腺外科主任荆翌峰说,正常的男性前列腺在15至20克,超过80克的患者做前列腺电切术,手术风险会急剧上升。因此,在国内外诊疗指南中,前列腺增生的微创手术不宜超过80克。但有的患者前列腺达200至300克,这种微创手术方法就无法满足患者需求了,但在铥激光的帮助下,困难迎刃而解了。
2010年,这个术式被写进欧洲以及美国泌尿外科指南,还登上了全球泌尿外科学“圣经”《坎贝尔-沃尔什泌尿外科学》。此后,团队在创新道路上不断升级:韩邦旻教授在国内率先开展解剖性剜除术;荆翌峰教授在两种经典术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开展了铥激光前列腺剜切术,解决了传统剜除术后容易出现的临时性尿失禁问题……每一次改进,都让手术更安全、更高效。团队还凭借“前列腺创面修复新理论”拿下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彻底改写了前列腺手术的历史。
为让好技术惠及更多人,团队在国内办了各种培训班、研讨会,把技术送进全国688家医院,5万多名患者因此受益。全球范围内,该项技术已推广至20余个国家和地区。
技术专治疑难杂症
在泌尿外科领域,10余年来医用激光和手术机器人无疑是发展最快和最重要的两种技术。其中铥激光手术过程几乎不出血,且对周围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少。而机器人能将手术部位高清放大10倍,机械臂能达到720度自由灵活旋转,这些特点对于前列腺癌根治手术来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荆翌峰说,2024年,团队完成1500余例前列腺增生手术、近700例前列腺癌根治术。一位来自贵州的60岁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疯长到400克,当他出现大小便困难时,才发现前列腺已严重增生。患者慕名来到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荆翌峰为他制定了铥激光剜切方案“精准拆弹”,做到既要“尿得出,还要管得住”。手术非常成功,患者困扰多年的顽疾终于得到了解决。
另一位来自辽宁的57岁前列腺癌患者,因各种疾病腹部接受大小11次手术。韩邦旻和荆翌峰通过反复沟通研究,最终通过仅仅4cm长的“正常区域”的小切口,为患者进行了单孔机器人前列腺癌根治手术,手术不但彻底根除了肿瘤,还完美保留了患者的尿控功能和性功能。
把选择权交给患者
面对前列腺疾病,市一团队不仅有技术,更有关怀。“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是广大患者颇为顾忌的一个并发症,甚至有患者为此拒绝手术治疗。”荆翌峰介绍,科室在诊疗中坚持通过术前影像学、功能学全面评估,术中精细个体化解剖,术后针对性予以康复训练,全面有效保留患者尿控功能。
近些年来,围绕前列腺癌的管理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部分生长缓慢、侵袭性弱的低、中危肿瘤并不影响患者的预期寿命,此类患者能否不开刀呢?
荆翌峰介绍,对早期低危前列腺癌患者,部分患者可以主动监测,积极随访,避免过度治疗。只要在治疗的窗口期内,就不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预期寿命。不过,在整个监测的过程中如果出现病情的快速进展,比如PSA迅速上涨、穿刺发现病理恶化、影像学发现肿瘤明显增大等,还是会建议积极治疗。
夏术阶教授有一句“名言”——“患者来医院是要健康的,不是要开刀的”。“开刀”不是目的,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手段。近来,团队还集齐了海扶刀、热蒸汽消融等“高新武器”,无论是复杂病例还是特殊需求,总能为患者找到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这些年,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中心前列腺外科用实力创下多个第一。从一把激光刀的创新,到全球领先的诊疗体系,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中心前列腺外科正在用实力改写前列腺手术历史。本报记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