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5日 星期四
保租房毕业季进校园 北横中运量工程初步设计获批 茶陵绿地焕新亮相 浦东机场T1 T2国内出发安检24小时服务 收到地震预警  如何正确响应 上海“社区云”织就智慧治理网
第6版:上海新闻 2025-05-13
“上海地震预警微信小程序”上线

收到地震预警 如何正确响应

本报讯(记者 马亚宁)收到微信小程序发出的地震预警,第一时间如何作出正确反应?昨天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上海市地震局信息中心现场指导,上海市普陀区朝春中心小学近1500名学生举行校园地震预警疏散演练活动,给出了最佳答案:要根据当时所处环境和预警的等级、时间作出判断,高楼层应“先躲避,后撤离”。

当前,地震预测仍然是世界性科学难题。但是,地震预警却可以通过地震预警系统来实现。地震预警是依托震中附近的密集地震台网,在地震发生后数秒内快速估算地震影响范围和程度,抢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目标地之前发布警报。记者从市地震局获悉,随着国家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上海子项目完成建设,全市已具备远场大震预警能力和基于仪器实测的街镇烈度速报能力。“上海地震预警微信小程序”近期上线,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地震预警信息服务。

在上海,何时会收到地震预警信息呢?据介绍,当上海市全域及行政区边界50公里范围内发生震级大于等于4.0级或震中烈度大于等于Ⅴ度;上海市行政区周边300公里范围内发生震级大于等于5.0级或震中烈度大于等于Ⅵ度;以及上海市行政区周边1000公里范围内发生震级大于等于7.0级或震中烈度大于等于Ⅸ度(包括京津冀、山东、江苏沿海地区、福建和台湾地区等)。

为了让地震预警信息不过度打扰用户,地震发生时不同的预估烈度有不同的抵达策略:当关注地预估烈度小于Ⅱ度时,小程序首页显示;关注地预估烈度大于等于Ⅱ度时,通过微信“服务通知”发布实时预警信息提醒;关注地预估烈度大于等于Ⅴ度时,会强制发出弹窗提醒并发出告警声音。

一旦收到地震预警信息,我们该怎么办?专家表示,如果微信小程序发出急促的地震警报声,要遵循室外远离建筑,高层室内就近避险,低层室内疏散至空旷地带,地下空间疏散至地上的行动原则。特别要注意,若在低层室内,要立刻关闭火源;高层室内避险时,要保护好自己的头部,躲避在开间小、有承重墙的空间,伏地、遮挡、不乘坐电梯,等到地震波过去后再有序撤离。应急避险时,要远离悬挂物、高楼、烟囱和高压线,也要远离镜子、玻璃和照明设备等。

近年来,上海市地震局积极深入校园指导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先后推出《震相大白》科普图集、《言归震传》系列科普短视频、“震得起的地震安全城市”科学实验表演等防震减灾科普作品,不断提升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震能力。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