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代表昨天下午来到华东师范大学,交流各国茶文化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我们喜欢把藏红花、豆蔻、干玫瑰花和茶叶倒在一起煮,还会搭配着方糖和玫瑰糖等甜食吃,来缓解茶水的苦涩。”身着伊朗西部民族服饰的娜菲菲,在2025首届上海国际青年茶会上,特意带来了伊朗的精美茶具和烹茶原料。
为迎接第六个“国际茶日”的到来,2025首届上海国际青年茶会昨天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华东师范大学、安徽农业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多所高校的50余位国际留学生代表参加活动,他们分别来自俄罗斯、日本、伊朗、匈牙利等不同国家。
本次茶会创新融合“展、演、品、学”四大板块,涵盖非遗茶艺表演、茶树微盆景展、唐代煎茶、新中式茶饮品鉴、有感手碟等丰富内容。开幕伊始的唐代煎茶展示和由上海工匠、祁门红茶非遗传承人刘同意大师呈现的“祁门红茶制作技艺”展示,让国际青年近距离感受和了解中华茶文化。
本报记者 张钰芸 通讯员 闫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