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晶
玉液琼浆,顶着众多美誉的葡萄酒对法国人的生活究竟有多重要?它是法国历史的一部分,也定义了法国人:“它让我们为自己的过去感到骄傲,它给了我们勇气和希望。”本书名为《葡萄酒与战争:法国人与纳粹的斗争》,但它并非葡萄酒谱,亦非战争史,而是透视葡萄酒背后的法国人,他们对葡萄酒的热爱和对某种生活方式的坚守,帮助他们度过了法国历史上最黑暗、最困难的时代,并最终走向胜利。
1939年,德军入侵波兰,随后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法国葡萄园主由葡萄藤主导的简单而古老的生活方式被打破了。他们现在就想着一件事,赶在纳粹军队到来之前,把自己那些宛如瑰宝、价值不菲的葡萄酒隐藏起来。对巴黎著名的银塔餐厅老板安德烈·泰拉伊而言,酒窖意味着一切,那里藏有超过10万瓶葡萄酒,其中许多是19世纪的杰作。短时间内要藏起这么多酒是不可能的,最后他们只好选择了2万瓶最好的酒。他们如愿以偿地在德国人到来前完成了这项工作。不出所料,作为纳粹德国特使的戈林抵达巴黎的第一站,便直奔银塔餐厅。找不到好酒,但德国人不会空手而归,剩下的8万瓶葡萄酒全部被掳走。而在勃艮第,士兵们开始砸开房门,抢劫逃难者的地窖;在香槟地区,近200万瓶香槟被盗并装车运走,其中包括许多驰名的1928年的沙龙香槟。
抵抗无处不在,而且是以一种法国人特有的方式。法国人对提供给敌方的葡萄酒品质撒谎,“敌人订购了勃艮第佳酿,却无知地接受了不适合出售的清淡而酸涩的兑水葡萄酒”。勃艮第的葡萄种植者塞纳尔把大部分好酒藏了起来,但特意留了几瓶放在明处,并在里面灌上了桑特奈水——一种强力泻药,德国人拿到这些酒如获至宝开始豪饮,结果可想而知。
一位法国葡萄种植者这样倾诉他们对葡萄酒的钟爱和长情:“与葡萄酒相伴,我们从战争、革命和根瘤蚜虫害中幸存。”即便是在摧毁一切、扼杀生命的战争中,法国人依旧对葡萄酒心心念念。一战中,葡萄酒与弹药一样是法国士兵的标配,它是胜利的伙伴。出自战俘营的里博则在被囚时开始写作,回忆和分享葡萄酒让他减轻不少当下的痛楚。书的名字为《一家之主:从酒窖到餐桌》。在时刻面临死神眷顾的纳粹监狱中还惦记着“美酒佳肴”,这个世界上也许只有法国人才拥有这份淡定和洒脱。
《葡萄酒与战争》一书的作者为克拉斯特鲁普夫妇,他们常年往返于巴黎和诺曼底。他们遍访法国葡萄界的知名人士、各大酒庄的拥有者,目的就是“找出那些有故事的人,那些愿意分享他们最私密,有时甚至是最痛苦的回忆的人”。心存敬畏,不计千金,只有道法自然才能酿造出这般人间精品。同样,蒙大维酒庄名誉主席罗伯特·蒙大维所言不虚:“本书与葡萄酒本身一样有趣,令人兴奋和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