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2日 星期三
大手牵小手  共赏“忘忧草” 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铁路上海站7月1日实施新列车运行图 申城多个乐园开启清凉模式
第4版:上海新闻 2025-06-29

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纪玉

近日,河南小伙郭恩惠“从北大退学一年后考上清华”的经历引发关注。2019年,他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部护理专业,上第一节课时意识到这并非自己热爱的行业,于是选择退学复读,第二年考入清华大学电气工程专业。

在众人眼中,北大是国内高校“TOP2”之一,只上了一节课就决定退学有些不可思议。不少网友为他的勇敢点赞,也有人发出“挤占名额”的质疑。小郭坦言,当初报北大医学部是因为没有对专业进行系统、清晰的研究,接着服从调剂,到了护理专业。他建议学弟学妹们,报考前要充分了解专业内容,想明白自己要走的路,不要将就,他的行为不值得效仿。

小郭做出这样的选择,既是对自己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也在于实力就是底气,有自信第二年能考出好成绩。即便如此,他还是承担了一定的风险,也付出了复读一年的成本。他的经历是个例,但他的经验教训仍具有普遍意义。选择学校与专业时不仅要尽可能充分掌握信息,更要从自己的志向与兴趣出发,找适合自己的道路。

据说,有些高考志愿填报辅导机构打出的广告是“一分不浪费”,不少家长也提出“争取不浪费分数”的要求。辛辛苦苦考出的分数当然很珍贵,想要使其价值最大化也是人之常情。但一方面,“一分不浪费”在实际操作中很难真正实现;另一方面,如果以分数为单一衡量标准,就很可能忽略了更重要的因素,比如学校、专业与考生本人的适配度。以人为本,而不是以分为本,恐怕是更合理的思考方式。

当然,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并不容易。像小郭一样,走进课堂才发现并非所爱,这样的学生一定还有。实际上,小郭考入清华后,大二时又降级转到了软件工程专业。近年来,高校转专业渐趋宽松化,让学生有了更多机会重选专业,这也是一个有益的方向。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