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2日 星期二
夏荷(中国画) 如果我是一瓶水 酱炒翠衣 花儿也有生物钟 江南话寄奴 晴天 记忆如此不可靠
第11版:夜光杯 2025-07-19

江南话寄奴

吴昊

浙东丘陵遍地,民富而多巧思,村村竞赛种植杨梅,不少村落在杨梅季节里人头攒动,网红聚集,热闹异常。错落有致的山头上栽满了杨梅树,上虞当地人说,这边的杨梅果子名头不及余姚,上海人更青睐甜口的杨梅,但上虞这边的杨梅酿出的酒由于果酸独特,韵味自是悠长。

待到酒酣之际,可效法魏晋名士,在月光下的曹娥江畔“行散”,诸人走进一清代道台所改建的书局,老板沏好茶水。看着玻璃茶壶里翻滚的煮物不由得好奇,等到茶水入口,是一阵微苦,进而是不绝的回甘。问店主这是什么茶,答曰:“是刘寄奴。”好个寻常巷陌,居然有以刘裕名号命名的中草药,不过仔细想来也不奇怪,上虞这地方俊采星驰,独占天下文才一斗的谢灵运,近代甲骨文先驱罗振玉,更不提夏丏尊、朱自清……人杰地灵不是虚言。

说是刘裕尚未称帝之前,征讨长江中游的荆州,自有东晋始,荆州的节帅始终是居于下游建康的心腹大患,从王敦开始,到桓温、桓玄父子,各个都不是好惹的主,一不合意便率军顺流而下,剑指石头城。如此才有谢安“浩浩洪流,带我邦畿”的慨然义举,才有《世说新语》里那些嬉笑怒骂间的暗流涌动。刘裕的征伐并没有受到什么阻碍,但底下的士兵却在山间遇险,一条大蛇挡住他们的去路,刘裕弯弓搭箭击退了大蛇,不日在追寻残兵败将的过程中,军队寻得一种草药,捣碎敷于伤口可以镇痛,由是击败异兽的刘寄奴被手下视为神明,而这一株草便得了他的名字。故事经不起细想,古人云名正言顺,天下易主也需顺天意得人心,刘裕击蛇的逸话被记录在《南史》里,与他的同姓老前辈刘邦斩白蛇起义的故事如出一辙,不同的是,在故事的末了,宋武帝的名字和一种实用的金创药原料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寄奴的实用主义色彩显然更胜一筹。

浙东沿海实则记录了刘裕崛起的肇始,作为京口军的一分子,这位大器晚成的军事天才前期主要的军功都集中在征讨孙恩的过程里。孙恩的作为基本可以和后世袭扰东南的倭寇等量齐观,此人所拥有的舰船来无影去无踪,打得东晋朝廷人困马乏,无法彻底清剿。因而刘裕与草药的故事,可能并没有那么多神话、天命的意味,但确确实实与行伍间的日常理疗、救治士兵的急迫联系在一起。况浙东丘陵草木茂密,毒蛇、毒虫蜇咬是士兵稀疏平常的遭遇,一个体恤手下,拥有医治经验的军事天才可比建康那些文绉绉的世家大族亲切得多。

在南京的中华门旁,有一座城墙博物馆。馆藏历史资料翔实,从东吴孙权置都建业说起,讲到现如今明代城墙的保护。叶兆言老师作为一个南京人,在《南京传》里这样概括这座虎踞龙盘、巍然有王气的城市,他说南京在中国历史中多半是一个“失败的北方”。然而在建康横扫司马氏,进而做了皇帝的刘裕也有话说,南朝的武功集中于刘宋时期,而刘宋时期的巅峰便是刘寄奴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属虎的刘裕不会料到儿子的“仓皇北顾”,他眼里的建康是他进取的起点,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刘裕的南京是罕见的“进击的南方”。

历史何尝不是一剂苦中带甜的草药,引人不住地遐想。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