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皮》
《莲花公主》
追光动画历时四年打造的《聊斋:兰若寺》正在上映中,这部改编自《聊斋志异》的动画电影,采用“1+5”拼盘结构串联六个独立篇章,以多元风格重构经典志怪宇宙。然而,影片豆瓣评分6.6分,票房较同系列前作《长安三万里》大幅缩水,这背后暴露出拼盘式动画电影的创作之困。
影片以蒲松龄夜探兰若寺为主线,串联《崂山道士》《莲花公主》《聂小倩》《画皮》《鲁公女》五个篇章。前两篇章《崂山道士》《莲花公主》采用毛毡动画与土楼结构美学,以充满童真的故事情节吸引亲子群体。《聂小倩》将经典故事背景移植至民国;《画皮》则借鉴宋画仕女图设计角色,呈现中式美学;《鲁公女》以18分钟时长完整呈现超越生死的绝恋,被赞为“全片情感浓度巅峰”。
然而,当电影中途风格转变,《聂小倩》篇章中旗袍女子化作骷髅、《画皮》篇章出现女鬼勾魂的阴森镜头时,影院里呈现出“前半场亲子欢笑,后半场集体沉默”的场面。有些带孩子前来观影的家长“没想到后面的《画皮》这么恐怖,中间离场又觉得可惜”;而一些年轻观众则感觉“前半部分有点昏昏欲睡,后面才渐入佳境”。
追光动画总裁于洲曾表示,六部短片的结构旨在致敬《聊斋志异》中作者蒲松龄在每个故事之后附上的“异史氏曰”点评体例。不过电影毕竟不是“短篇小说集”。《聊斋:兰若寺》的困境,折射出拼盘电影在结构设计上容易出现的问题。
实际上,在《我和我的祖国》上映之前,拼盘式电影的模式大多数被用于爱情影片,用多个故事表达统一的爱情主题。《北京爱情故事》和《咱们结婚吧》都在当时的电影市场里获得了不错的反响。直到2019年国庆档,《我和我的祖国》的上映,让拼盘电影在献礼片的领域开始发光。
此次的《聊斋:兰若寺》却有一些不同,创作团队兼顾家庭观众与年轻群体,难免因篇章风格差异会导致受众互斥。也有人觉得,目前电影呈现出来的效果,类似于网络短篇集《中国奇谭》,或者其他连载番剧的几集放在了一起,缺少了点看电影的感觉。如何摆脱“番剧感”,是动画电影尤其是有番剧前作的动画电影需要重视的问题。
有意思的是,即将上映的《中国奇谭》衍生电影并未选择“拼盘”,而是将线上作品中反响优秀的第一集《小妖怪的夏天》剧情扩充,制作成《浪浪山小妖怪》。正在上映的《罗小黑战记2》前身也是单集时长不过5分钟,同样选择了在大银幕讲述叙事线更长、更完整的番剧“前传”故事。当然,也有效果不如人意的案例,比如《名侦探柯南:独眼的残像》就被许多观众认为是“一集普通的番剧被强行拉成了大电影”。
《哪吒:魔童降世》《哪吒:魔童闹海》的成功证明,在国产动画电影创作中制作技术和故事创作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当技术壁垒逐渐消解,国产动画的终极竞争最后都将回归“如何讲好一个故事”。 本报记者 吴旭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