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2日 星期六
荷塘清趣(中国画) 乡音伴我前行 风雨巴音布鲁克 智“斗”老妈 用歌声唱出生命之美
第15版:夜光杯 2025-07-28

风雨巴音布鲁克

管苏清

伊犁河谷的雨是有个性的。车出伊宁,铅云压城,雨珠豆大,砸于车窗,迸溅成星。我将额头抵在冰凉的玻璃上,紧盯雨幕深处,总觉得这场豪雨是草原酝酿的神秘仪式。

当车进入巴音布鲁克大草原地界,奇迹正以戏剧性的方式登场。雨势忽然一滞,雨珠像是被无形的巨手捧住了。云层如同被利剑劈开,金灿灿的光柱倾泻而下,在草原上画出明暗交错的光影。雨水洗濯过的牧草,湿漉漉地精神,每片草叶都缀满晶莹的水珠,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晕;远处的雪山褪去阴霾,终年不化的积雪闪耀着圣洁的银辉,与翡翠般的草原相映成趣,美得令人窒息。

这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土地,是中国的第二大草原,至今仍保持着原始而完整的状态,处于天山山脉中部的山间盆地,四周雪山环绕,开都河自盆地中蜿蜒而过,造就了九曲十八弯的壮丽奇观。河道在草原上曲折延展,在特定的光线条件下,能形成“九阳连珠”的震撼画面,这种地貌与光影的绝妙配合,在全球范围内都极为罕见。同时,盆地内湿地、湖泊与草甸相互交织,完整保留着高山草甸、湿地湖泊、河流峡谷等多样地貌,是大自然耗费亿万年时光雕琢的生态奇迹。

沿着开都河蜿蜒前行,天鹅湖如同藏在草原褶皱里的明珠,在光影变幻中缓缓浮现。这片作为世界自然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湿地,是疣鼻天鹅全球最重要的繁殖地。每年春夏之交,成千上万只天鹅跨越千山万水,从遥远的他乡奔赴这场生命之约。它们洁白的羽翼在阳光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细长的脖颈弯成完美的弧度,时而低头梳理羽毛,细碎的水珠顺着羽梢滑落,在湖面荡开层层涟漪;时而曲颈欢歌,清亮的鸣叫声在草原上空回荡。不远处,几只毛茸茸的幼崽紧紧依偎在母天鹅身旁,黑豆般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笨拙地模仿着父母的动作。而在这片水域周围,盘羊、灰鸥、黑颈鹤等珍稀动物也在此繁衍生息,展现出大自然生命演化的奇迹与坚韧。

太阳西垂,终于赶到九曲十八弯观景台。眼前的景象恍若神祇遗落人间的画卷。夕阳悬在天边,开都河如同一条银色的绸带,在广袤的草原上蜿蜒盘旋。河道在岁月的冲刷下,勾勒出令人叹为观止的曲线,每一道光影变幻,都是大自然的即兴创作。当夕阳的角度恰好与河道的弯曲完美契合,河面上竟同时倒映出多个圆圆的落日,形成“九阳连珠”的震撼奇观。每一个落日都散发着柔和的光芒,将河水染成流动的银波,微风拂过,每个太阳随之摇曳生姿,仿佛在跳一曲神秘的光之舞。这一独特的景观是视觉的盛宴,完美诠释了巴音布鲁克的壮美。

这让我想起250多年前那个夜晚,年轻的渥巴锡汗点燃火把,照亮了这片草原的天际线,也展露出一种壮美。土尔扈特部从俄国伏尔加河流域东归,发生在清乾隆三十五年末至三十六年夏,十七万土尔扈特人如同迁徙的候鸟,兵分三路,赶着羊群、驮着毡房,在马蹄声与婴儿的啼哭中踏上漫漫东归之路。哥萨克骑兵的弯刀在月光下泛着冷芒,追兵的呐喊声刺破寒夜。东归大军的脊梁比天山的岩石更坚硬,母亲将冻僵的孩子捂在羊皮袄里,老人们把最后一口干粮塞进年轻人手中,勇士们用血肉之躯筑起移动的城墙,在滚烫的沙漠中留下蜿蜒的血渍,支撑他们的正是对故土的眷念。东归大军抢渡乌拉尔河,直插哈萨克草原,经由恩巴河暂避风寒。次年春与哈萨克联军大战后,于乾隆三十六年六月,抵达清朝领土伊犁河畔。历时近八个月跋涉,他们最终完成了万里东归祖邦的大迁徙。这是世界历史上最后一次民族大迁徙,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写下了悲壮篇章。

夜色渐浓,天鹅归巢的鸣叫声从远方传来,与开都河的潺潺水声交织成一曲悠远的小夜曲。草原与河流渐渐融入夜色,星星闪烁,如同土尔扈特部勇士们未眠的眼睛,守护着这片镌刻着东归史诗的大草原。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