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柳
黄庭坚曾说:“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要我说,读书就是闲销日月,静观万物,于烟火尘世之外,独享人间清欢。
于我而言,一间书房,就是一个世界。不论是高楼雅筑,还是衡门之下,只要能静心游艺,便可诗意栖居。我喜欢阅读纸质书,觉得有助于深度阅读。手捧纸质书,书中的重点、点滴的感悟,都可以随手在书上写写画画。虽然电子书也可以写写画画,但质感还是不如纸质书舒服。
说起来也怪,手机里存着上百本电子书,可真正能让我钻进去的,还得是捧在手里的纸质书。电子书翻页音效再逼真,也比不上指尖捻着纸页的触感;屏幕上批注再工整,也没了在空白处随手涂鸦的随性。有次出差忘带书,用手机读《百年孤独》,密密麻麻的字看得眼睛生疼,读着读着连看到哪章都忘了——这种事,抱着纸质书时压根不会发生。
跟朋友聊起这事儿,总有人笑我老古董。他们说现在扫码就能听书,多方便!可我觉得,听书就像隔着毛玻璃看风景,少了逐字琢磨的乐趣。就拿李清照那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来说,非得盯着那些方块字,才能咂摸出里头千回百转的滋味。在我心里,纸张就是文字的家,没了这个家,再妙的句子也像断了线的风筝。
不过话说回来,时代的车轮谁也拦不住。看着满街捧着Kindle的年轻人,我倒也没那么悲观。说不定纸质书不会消失,就像现在还有人痴迷毛笔字一样,它们会变成更珍贵的存在,藏在城市角落的旧书店里,躺在爱书人的书架上,等着某个阳光正好的午后,被有缘人翻开,续写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