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3日 星期日
文化产业生花 创新项目扎根 好一出游园“镜”梦 国产游戏驶入转型快车道
第10版:文体新闻 2025-07-31
四位梅花奖得主共演“重逢《牡丹亭》”

好一出游园“镜”梦

8月16日至17日,新编昆曲“重逢《牡丹亭》”(见上图)将在YOUNG剧场上演。该剧由编剧罗周、导演马俊丰携手单雯、张军、李鸿良和袁国良四位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共同呈现,作品旨在以当代审美重构汤显祖笔下穿越四百年的生死至情,向新生代观众展现昆曲艺术的蓬勃生命力。

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牡丹亭》讲述的是宦门闺秀杜丽娘因梦生情、为情而死,终因至情复生,与柳梦梅缔结鸳盟的故事。上海大剧院打造的“重逢《牡丹亭》”,是用当代戏剧语汇重构经典的突破性尝试。三次获“曹禺剧本奖”的编剧罗周,以原著《言怀》《玩真》《魂游》《幽媾》《冥誓》《回生》为主体,将《惊梦》《寻梦》以独特方式融入,呈现杜丽娘与柳梦梅之梦的内在关联——二人互为因果、身处封闭循环,唯有至情能冲破桎梏。导演马俊丰与舞美设计师刘科栋构建了中式“盗梦空间”:镜面映射出梦中梦的折叠园林,中国传统木构景片间斜向延伸出45°延伸台,营造出虚实相生的立体幻境。

对四位昆曲名家而言,此次演出也是一次艺术探索。昆曲闺门旦演员单雯曾凭杜丽娘一角获第二十九届戏剧梅花奖,她介绍,这版《牡丹亭》唱词是汤显祖笔下的原汁原味,兼具当代感,希望新老观众能喜爱这版新作。昆曲小生演员张军主演过多个版本的柳梦梅,有实景园林版《牡丹亭》超过十年驻演的沉淀。他坦言,熟悉的唱腔已深入骨髓,变换新的表现样式是一种挑战。他还提到,罗周的剧本重新架构了故事,让“杜丽娘的梦触发柳梦梅的梦,最终圆梦”,这种手法让人兴奋,连演员有时都会被导演带着“烧脑”。李鸿良认为,“重逢”有着多重含义,对他而言,是和重要的人重走创作过程;从舞台角度来看,则是新式舞台、当代观众与经典剧目在当下的重逢。袁国良是首次参演,与马俊丰及单雯、李鸿良合作,他期待彼此能碰撞出艺术火花。

本报记者 吴翔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