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崇敬大会昨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 本报记者 张龙 摄
投入1.3亿余元,实施拥军优属项目数百个,惠及驻沪部队官兵和优抚对象数十万人;始终把服务部队备战打仗作为社会拥军重中之重,聚焦一线,坚持面向部队基层,帮助解决急难愁盼实际问题;拟制助力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行动图”……这是昨天举行的2025崇敬大会上分享的“崇敬”成果。进入“而立之年”的社会组织上海市拥军优属基金会,自去年“崇敬大会”召开的一年来,守正创新再出发,用心用情办实事,交出了“爱我人民爱我军”上海社会化拥军优属实践新答卷,再次被评为全国5A级社会组织和爱国拥军模范单位。
为军人子女打造“微型军营”
在盛夏的上海东方绿舟营地,红军足印纪念园,清晨7时举行的升旗仪式上,身着迷彩营服的“军娃”们挺直脊梁,五指并拢高举头顶……这是今年第六届关爱军人子女夏令营的第三批开营现场。6月30日至7月27日期间,夏令营迎来四批“军娃”,共441人,这也是该项目自2024年荣获上海市服务国家重要战略品牌后的首次举办。“军功章荣耀”关爱军人子女夏令营资助项目,是为了支持部队官兵的战备训练,营造尊崇军人的社会风尚,提升军人的荣誉感,由上海市拥军优属基金会、市教育发展基金会主办,从2018年暑期至今,共举办了6届军人子女夏令营,累计有2000多名军娃参加。
军功章里的精神密码,实战化的课程,锻造荣耀传承;严整的军营作息号令、系统的队列与部队基础训练,为军人子女打造了一个沉浸式的“微型军营”。
市拥军优属基金会紧紧围绕备战急需、官兵急盼,开展社会拥军。始终把服务部队备战打仗,作为社会拥军重中之重,聚焦一线,着重做好“三个助力”:助力新质战斗力提升,支持某部备战训练,帮助配置高科技模拟训练器材;为驻江苏大丰、佘山岛等部分小散远部队修建训练场地、临时来队家属宿舍等;持续对特殊困难的驻沪部队官兵及家庭实施特殊慰问补助;组织到边防艰苦地区部队看望上海籍官兵。元旦、春节,特别是“八一”前,为区域内基层值守作战部队,赠送慰问品和安排文艺演出;连续13年举办“军功章的荣耀”系列活动,一年来,共组织2000余名立功受奖官兵及家属看发展新变化。
为优抚对象建立“服务链条”
今年5月,上海市拥军优属基金会长宁区工作委员会等组织实施的“万人看长宁苏河游”Citywalk(城市漫步)活动启动,一共举办十场。乘坐苏州河游船,优抚对象和退役军人可游览上海宋庆龄陵园、古北市民中心、程十发美术馆、上海市舞蹈学校、海粟绿地、武夷路320MIX、上生·新所等景点,活动为长宁广大优抚对象及退役军人,提供了难忘的红色之旅,深刻的革命历史教育,有意义的多元文化熏陶。
上海市拥军优属基金会紧紧围绕尊崇关爱、帮困解难,开展优待优抚。连续5年给全市重点优抚对象办理“沪惠保”补充医疗保险,办保人数由起初的1.3万人,扩大到1.9万名,新扩展上海警备区服务管理的1000余名孤老及重新确认的全市“两参”人员;与光明集团共同出资,连续7年为3800余名烈属等重点优抚对象,优化实施“光明营养计划”,去年以来,扩大至1—6级残疾军人、因公牺牲遗属、在乡年老复员军人等重点优抚对象;逐步建立形成营养计划、年度体检、健康咨询、照护支持、补充医保、身后事优待等为老“服务链条”;全年安排50个双拥游轮航班,组织万余名优抚对象“看上海”。一年来,投入募集资金开展优抚项目数百个。
为“崇敬”行动编织服务网络
为独居老兵换灯泡、端午陪军属包粽子、接受义诊的百姓队伍从清晨排到了正午……6月25日,上海市拥军优属基金会崇敬志愿服务联盟座谈会,在静安区美丽园大厦举行,8家崇敬联盟,用463场活动的片段回顾,“重现”了上海社会化拥军的一个个鲜活图景。从2022年开始,上海已编织8张区域性崇敬志愿服务网络,拥有312家成员单位,涵盖医疗、文化、教育、科技等各种领域。3年间,5344人次志愿者接力奔跑,350万元经费化作实实在在的关怀,惠及8.44万人次优抚对象。
紧紧围绕固我长城、弘扬崇敬,开展社会动员,基金会积极探索宣传引领与社会动员融为一体的社会化拥军优属之路,经常性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群众性双拥主题教育。 江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