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
李美皆新作《胭脂灰》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爱情悬疑小说,写了几对男女的情感纠葛,疑窦丛生。这情爱四重奏的复调交响,犹如一支不无激越的小型舞台乐队,令读者耳目生鲜,不忍释卷。小说伊始即埋下伏笔:妈妈为什么要跟桑阿姨借十万元钱?表姐冉紫怎么会以四十万元的高价拍下一幅画?南宫何许人也?小说线索逐渐从模糊到清晰,就像拧紧了的发条,由快而慢,一点一点地破劲儿。
既然南宫与妈妈相爱,为什么不把画送给妈妈,而拿去拍卖呢?作者深谙叙事策略,让疑团剥洋葱一般打开,至28章初揭谜底;36章后,妈妈躺在病床上,她与南宫的恋情断断续续讲述出来,但仍云里雾里,如“我”的身世之谜;直到50章,还在抖包袱;曲终人散时,读者以为尘埃落定了,作者却不断地制造惊讶,如爸爸与桑阿姨的青梅竹马。小说结尾搁浅了很多读者的预设,没有一点被浪费的素材。姑姑与姑父的同生共死,是要为人类有些灰暗的情爱添一抹亮色吗?看似已经没有什么期待了,又意外一笔,水手与冉紫竟曾有瓜葛……如此柳暗花明,煞是耐读。至于小悬念,《胭脂灰》就更多了。如全家人灯笼火把地给双胞胎姐妹过生日,小胭的男友谢君、未来的婆婆桑阿姨都来了,她却玩起了失踪。如果说妈妈的情感之谜是惊涛骇浪,小胭失踪一类的小浪花小波澜,则汩汩然涌流飞溅着,溅出满篇的泉水叮咚。
梅家两代,母女三人,情感大戏轮番上演,按下葫芦浮起来瓢。母女时代不同,性情各异,却都沦陷于爱情。作者塑造人物性格,努力追求陌生化的效果。如,小胭和小脂虽是双胞胎,性格反差却很大,迥异于人们印象中的姐妹角色。小胭、小脂两个“作女”都有男朋友,在外人眼里是般配、美满和幸福的,然相处太久不免审美疲劳,于是便出岔子……《胭脂灰》以深沉的理性观照两性情感,以“理解之同情”探察角色内心,以心理分析取代道德评判,为人物卸下伦理包袱。小说为妈妈和南宫的精神之恋唱一曲挽歌,因为难能,所以可贵;女儿辈的滥情则是鸡飞狗跳,狼狈不堪,在当下,这样鲜明的倾向性更有教益。
小说腰封上赫然写着:《廊桥遗梦》式困局。个人觉得,李美皆不仅写出了《廊桥遗梦》的东方版,而且写出了它的升级版,比《廊桥遗梦》还要繁复深致。相较于《廊桥遗梦》,《胭脂灰》里,妈妈与南宫是纯粹的精神之爱。《廊桥遗梦》只写罗伯特和弗朗西斯卡一对男女的恋情,《胭脂灰》写了四对(妈妈与南宫VS爸爸、小胭与谢君VS罗力、小脂与陈漱VS水手、姑姑与姑父),还有选择独身的冉紫,要穷尽爱情的各种可能。受人物、情节的制约,前者只对爱而不得的爱情表示叹惋,思考的广度和深度未及全面展开;后者则有两代人不同波段的感情反差和对比,更不乏对爱情本身的质疑和解构。
《胭脂灰》的语言具有高维的情商和智商,知识群体的话风,充满机智的表达,抖机灵的俏皮话,文字处处活泼有趣。小说行文中熨帖地夹杂着一些名词术语如张力、原型、情意结、墨菲定律等,尽呈知性之美;“主观的客观表达”“客观的主观表达”,颠来倒去绕口令一样的句子,传递出某种细碎微妙的感觉。书中金句频现,哲理莹然,都市范与时尚风,以及布尔乔亚的浪漫情调交相弥漫,自有韵致。这无不显示出,《胭脂灰》是一部知识女性写作的爱情小说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