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看晚报杯 赛场光影
◆ 李雨萌 厉苒苒
暗紫的暮色逐渐浸透了草皮,铁丝围栏外的天际线逐渐模糊,从早上七八点到天色黯淡,用力踢球发出的砰砰声始终没有停止过和树干蝉鸣的合响。皮球在空中划过的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像极了儿时玩的切水果游戏。
这种炙热,这种热爱,恰是青春少年的热烈。这,也是2025第40届“上海银行”杯新民晚报暑期中学生足球赛的特殊之处……
新民晚报杯上海赛区决赛开赛两天,无数悲喜剧接连上演,释放着少年最火热的赤诚,足球之于他们,大抵已经成为了纯粹到近乎执念般的存在。
在这里,有将晚报杯填充整个中学生涯的球员,也有“代代相传”如敬业FC一样的“熟面孔”。或许也正是这一代代的延续,让晚报杯本身,借助记忆及物件,有了一种情感上绵延四十载的传承。
今年的晚报杯开赛前,举办了40年老物件的征集。开赛至今,它们的故事,已在本报陆续刊登。一桩桩、一件件,老奖牌、老参赛证,连同着那年那事那人一起,串起了从弄堂开始的独特足球情怀。
那年同你一起组队的挚友还有联系吗?那年对于中学毕业后的种种憧憬和许愿实现了吗?那年的绿茵时刻再忆时还会感念吗?40年来,有人记录,有人留存,有人怀想,这就是晚报杯40周年最好的生日贺礼。那些已经过去的、逐渐封存的记忆,会如同老物件一般,越来越有味道,等待重启的时刻。
昨天赛后,有失利的球员感慨:“每年晚报杯像是考试一样。今年输了,又算是给自己埋下了一个执念,所以明年还是会为了不留遗憾再冲一次。”这片草地大概会记得少年郎悄悄许下的诺言。
念兹在兹,相约相守,这就是晚报杯长盛不衰,吸引申城青少年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