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4日 星期日
赶暑期“末班车” 体验邮轮旅游 频吹空调惹祸  推拿治疗扎堆 呼噜震天响可能并非“睡得香” “身首离断”患者复位了
第5版:科教卫新闻 2025-08-20
从重庆一份车祸调查报告看“鼾症”危险

呼噜震天响可能并非“睡得香”

最近,重庆一起造成7死1伤的车祸调查报告里,有个细节让人警惕:肇事司机夏某得了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俗称“鼾症”,简称OSA),导致白天特别困、注意力不集中、反应慢。OSA患者出交通事故的风险比普通人高很多吗?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睡眠障碍诊治中心的苑成梅主任医师说,OSA是一种被严重低估却危害巨大的常见睡眠疾病,多发于过度肥胖、患有高血压的中老年男性。

夜里的“憋气大战”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即睡眠时上气道反复塌陷、阻塞引起呼吸暂停和低通气,导致机体因缺氧而反复憋醒,干扰睡眠,长期可导致多系统器官功能受损。睡眠过程中呼吸暂停可持续10秒至3分钟(通常在30秒至60秒之间)。患者及家属能观察到的表现有,夜里呼吸暂停、打鼾、夜间呛咳、窒息等,白天则表现为嗜睡、睡后无恢复感、晨起头痛、难以集中注意力、记忆力下降等。

想象一下:当你入睡后,支撑咽喉部的肌肉过度松弛,就像一扇失去支撑的门,空气无法进出,呼吸暂停由此发生,血液含氧量骤降,大脑在缺氧中迫使你短暂醒来重新打开气道,伴随一声响亮的鼾声或身体抽动后恢复呼吸……一夜之间,这种“窒息—憋醒”的循环可能上演数十次甚至数百次,你以为是睡了一觉,其实身体打了一宿的缺氧拉锯战。

苑成梅表示,呼噜打得震天响,根本不是“睡得香”,反而是生病的信号。它的危害很多,对心脑血管来说,它就像个“定时炸弹”。得高血压的风险比普通人高三四倍,因为夜里反复缺氧、憋醒,身体会分泌让血管收缩的激素,血压就降不下来;还容易引发心梗、脑梗,因为缺氧会伤血管、促血栓。

它也会搅局代谢健康,OSA患者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血糖更难以控制。夜间缺氧干扰胰岛素正常工作,导致“胰岛素抵抗”。

白天的影响也很明显:总觉得困,哪怕前一天睡够了,开会、坐车甚至开车时也都可能突然睡着,被叫作“马路隐形杀手”。此外,还会让人注意力不集中、记不住事,甚至抑郁、焦虑。

警惕OSA的信号

苑成梅表示,你或家里人如果有这些情况,就要提高警惕:鼾声如雷,且忽高忽低、时断时续;家人观察到睡觉时呼吸停止十几秒甚至更久,脸憋得发红、发紫;白天犯困,即使前一天晚上睡了7—8小时仍困倦不堪,开会、看书、坐车时不可控制地睡着;晨起头痛、口干舌燥;注意力难集中、记忆力变差、脾气暴躁等。

就算没这些症状,有这些情况也得留意:胖,尤其是脖子又粗又短(男的脖子周长超过43厘米,女的超过40厘米);中年男性、绝经后的女性;脸长得有点“特别”,比如下巴往后缩、舌头大、扁桃体大;长期抽烟喝酒;家里有人打呼或者得过OSA。

做一次睡眠监测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睡眠技师操瑞雪说,确诊OSA的“金标准”是睡眠监测,在医院或家里都能做。

在医院做的叫多导睡眠监测(PSG),在医院睡眠中心睡一晚,全身连接多个传感器,全程记录脑电、眼动、肌电、呼吸气流等数据。它能精确计算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全面评估睡眠相关疾病和严重程度。

家里也能测。用简单的设备测呼吸、血氧、心率,适合怀疑问题比较重、又没严重心肺病的人,但最终确诊还是要到医院就诊,必要时再做一次PSG。

要是确诊了,有哪些治疗方法呢?生活方式调整是基础,胖的人减肥,对改善OSA很有效;侧着睡(右侧卧更好),可以在睡衣后背缝个网球提醒自己别平躺;戒烟限酒,因为烟酒会麻痹咽喉肌肉,加重气道塌陷;慎用安眠药、镇静剂,最好在精神专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此类药物;此外,建议患者做好定期随访和复查。

对于中重度患者,首选戴呼吸机。轻中度或者不适应呼吸机的,可以戴口腔矫治器;针对明确的结构问题,比如扁桃体太大、鼻子里长息肉、下巴太靠后等,也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本报记者 左妍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