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8日 星期四
8月高温“耐力跑” 可能要破“双纪录” 火车站里可刷医保卡配药 不能只靠“忍一忍” 外滩“极光瀑布”将于9月回归 又到红菱采摘时 八大赛区队伍齐聚申城开战 “房东税”要来了? 实属误读
第5版:综合新闻 2025-08-22

不能只靠“忍一忍”

方翔

近日,一段高铁上因儿童持续吵闹引发乘客争执的视频受到关注。同样受到关注的,还有一名宽大体形乘客的邻座如坐针毡的视频。两个视频看似毫不相关,背后却折射出同一个问题:车厢内,我们是否只能用“忍一忍”的无奈消解矛盾?

在视频评论区内,“熊孩子背后是熊家长”的指责与“带娃出行不易”的共情激烈对撞;“让体重、体形超出一定限度的人购买两张票”与“歧视胖子”的观点同时出现。这种非此即彼的争论,掩盖了更本质的问题,即不能将公共秩序的维护责任全推给个体。

治理责任的转嫁还催生了“破窗效应”。当乘务员的处置手段仅限于“劝双方各退一步”,当客服人员表示“乘客需暂时克服,暂无针对性改进办法”的时候,乘客便会降低对规则的敬畏,使冲突双方陷入“有理说不清”的困境。

和谐的车厢,需要构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共治文化:通过建立“车厢治理责任清单”,明确铁路部门需优化空间设计,如增设家庭车厢、静音车厢等;通过汇聚乘客意见,规定乘客应遵守“车厢文明公约”;赋予乘务员“现场裁决权”,对持续扰乱秩序者采取临时隔离、移交乘警等措施。

从“忍一忍”到“共治解”,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当车厢中的问题能在共治机制中化解,每一次出行都会成为文明进步的见证。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