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高峰
据媒体报道,闵行区七宝镇一小区有租客将住宅改造为网店仓库,导致货车时不时堵住路口,仓库内白天黑夜持续打包作业,噪声不断,大量货物堆积在楼道内,也占用了公共空间,埋下了安全隐患,干扰了小区其他居民的正常生活。
对此,相关部门没有立即亮出执法“红牌”,而是跳出“非罚即管”的思维定式,通过多轮走访,找到了矛盾内核,再通过多部门联动妥善解决了问题。这个故事折射出新的时代背景下,城市治理的指针还是要始终对准人心所向:居民渴求宁静整洁的居住环境,租客投身数字经济创业谋生,双方都有合理需求,关键是如何找到最佳解法,平衡双方权益。
随着生活形态和社会业态的变化,类似事件已不鲜见。比如有的小区居民楼夹层空间闲置,物业想改造成自助式仓储空间对外租售,遭到居民反对,理由是无法确保储藏物的合法合规。居民的担心不无道理,物业的考量也有可取之处,关键还是要制定各方都认可的规则,化解担忧,规范行为,实现共赢。
当规则由大家共同制定,红利也由大家共同分享,新业态就不再是闯入者,而是成为社区生态的一部分。把“对立”变“对话”,把“治理”变“自理”,城市才有真正的烟火气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