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东峰
为了解陈赓大将,笔者曾先后采访过尤太忠、陈康、邓逸凡、龙飞虎等将军,他们都是陈赓大将的老部下,获得了珍贵的资料。
陈赓将军气质豪放,乐观幽默,无拘无束。1943年夏某日,毛主席于延安作报告,陈赓将军忽抓耳挠腮,东张西望,后整衣起立,直奔主席台。毛主席一愣,问:“陈赓同志,有何急事?”将军不语,取毛主席搪瓷杯,“咕咚咕咚”喝之。而后,擦嘴、敬礼、报告,说:“天太热,借主席一口水。现在没事了!”在场干部哄堂大笑,毛主席亦微微笑。
1937年10月,日军猛攻娘子关,企图迂回包抄太原。国民党军第三军千余人被围困于旧关。为牵制日军,陈赓将军遵刘伯承师长之命,率三八六旅前出七亘村侧击日军后勤线。
七亘村位于平定、昔阳、井陉三县交界,四面环山,路窄谷深。村下就是一条由井陉至平定的必经小道。这条小道穿越狭窄的底谷,谷深数十米,底宽不到三米。战前,刘伯承视察七亘村,看了四周地形,高兴地对陈赓说:“这里左右无处隐蔽,首尾难以相顾,是个理想的伏击之地。”刘伯承当即决定在此设伏打击日军后勤部队,并把伏击日军后勤部队的任务交给了陈赓的三八六旅。
10月26日,日军300余人押送大批后勤物资大摇大摆走进七亘村伏击圈,陈赓将军一声令下,埋伏在四周的772团以手榴弹、机枪袭击,最后以白刃战打败日军。此战歼灭日军第二十师团辎重部队,毙伤日军300余人,缴获骡马300余匹和大批军用物资。
两天后,刘伯承又命令陈赓在同一地点——七亘村再打一战。当时有人怀疑,同一地点再打一仗,敌人还会来吗?而陈赓则心领神会与伏击部队指挥员分析:“日军对前次小小的失利会忽略不计的,因为他们更在意在山西的赫赫战果。”
果然不出陈赓所料。10月28日,陈赓再次指挥部队在七亘村打了一场伏击战,战果依然,歼日军百余人,缴获骡马数十匹。陈赓将军后来回忆此战写道:“敌20师团之后卫辎重部队被我两次伏击,缴获甚多,井陉至平定敌之交通已完全受阻。”
七亘村伏击战打破了兵家“用兵不复”的教条。刘伯承总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陈赓的执行力是关键。而陈赓将军回忆说:“七亘村伏击之所以能在同一地域同一战法成功伏击同一日军,归功于刘帅的机动灵活的作战思想和掌握先机的战场洞察力。”
战史称,1938年3月,侵华日军出动3万以上兵力,对晋东南进行九路围攻,史称“晋东南1938战役”,陈赓将军率三八六旅协同其他部队,连续发动神头岭伏击战、响堂铺伏击战、长乐村追击战等,前后共歼日军4000余人。日军十分憎恨陈赓部队,并在坦克上写上了“专打386旅”标识。
龙飞虎将军与笔者言,陈赓将军战时很严厉,平时很幽默。抗日战争时期,陈赓受命到延安参加会议,见龙飞虎,说:“小鬼,我又来吃小米了。”三天会议结束后,再见龙飞虎,说:“小鬼,我不吃小米了,小米不好吃,我还是去吃大米。”其意为毛泽东决定其率部去打大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