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凯赖什亮相阿森纳
北京时间昨天,本年度欧洲五大联赛的夏季转会窗口关闭。财大气粗、全球影响力领先的英超依然挥金如土,维尔茨、哲凯赖什、谢什科、西蒙斯等明星球员先后加盟,让联赛的竞争更加激烈。与往年不同的是,越来越多球员和俱乐部为了在转会中获得更多利益,想尽了办法。
虽说“落子无悔大丈夫”,但今年的转会市场上,越来越多的球员和球队将“君子协定”抛之脑后。7月初,诺丁汉森林方面本已同意将中场大将吉布斯·怀特卖给热刺,甚至只要合同签署,当场就可以转账。然而最后一刻,森林老板马里纳基斯却以对方违规接触球员为由,突然取消了交易,两家俱乐部从此结下梁子。或许是受到“怀特事件”的启发,随后一个多月,哲凯赖什为了加盟阿森纳而罢训,甚至不惜与女友分手;伊萨克为转会利物浦,与俱乐部高层和球迷彻底撕破脸;追求高薪的桑乔,就是不愿从曼联转会罗马……
不得不承认,在如今的欧洲足坛,契约精神、归属感这些曾被无数球员和球迷视为必不可少的特质,正逐渐消失,为了唾手可得的利益和更加接近的冠军奖杯,球员和俱乐部甚至不惜牺牲在转会市场上的名声。这样的情况不禁让人担忧,管理者挂在嘴边的长期健康平稳发展,能否成为现实?
过去几年每到夏窗,欧洲的几家豪门除了要防止同区域的对手挖墙脚,对于挥舞巨额支票的沙特联赛,也得严加防范。不过今年夏天,中东的土豪俱乐部似乎有些偃旗息鼓。
事实上,在前几年的疯狂引援后,沙特联赛已经达到了通过引入球星提升影响力的目标,加上几家球会与C罗、本泽马、坎特等球员签订的合同尚未到期,并不急于寻找替代人选,因此今年大都选择了观望。另一个不容忽视的情况是,表面看起来不缺钱的沙特俱乐部,其实财政状况并不如想象中那般高枕无忧。
自年初起,便不断传出沙特俱乐部拖欠球员和教练薪水的消息,前些年疯狂的投资带来的负面效应,正一步步暴露。今年夏天,沙特联赛已经开始甩卖吉鲁、奥巴梅扬等当初苦苦追求才得以引进的球员。至少在短期内,沙特俱乐部很难在转会市场上再掀起巨浪,这或许能让不少求贤若渴的欧洲俱乐部松一口气。
本报记者陆玮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