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4日 星期日
今夏的欧洲联赛转会窗口为何有些不同? 乒乓从不是孤军奋战的运动 以骑行的名义  重新遇见上海
第20版:文体新闻/体育 2025-09-03

以骑行的名义 重新遇见上海

薛佳琛展示赛车本报记者 李铭珅 摄

秋高气爽的九月,上海即将迎来一场骑行盛宴。9月5日至7日,2025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将串联起嘉定、松江、青浦、奉贤、南汇五个新城,全景展现上海城市风光与发展新貌。这项今年刚刚升级为UCI洲际赛2.2级别的赛事,标志着上海骑行运动正式迈向国际舞台。为给本项赛事预热,首位在欧洲自行车赛事中夺冠的中国车手、有着“中国公路自行车运动第一人”之称的李富玉和本次赛事赞助商上海凤凰自行车有限公司副总裁薛佳琛,近日做客“上观碰碰头·一起做晚FANS-苒情尚体”直播间,与记者共聊自行车运动近年来持续火爆的背后故事。

迎来高光

作为首位加盟美国探索频道车队的中国车手,曾与阿姆斯特朗和康塔多成为队友的李富玉,如今以车队经理兼教练身份率领凤凰菲尼仕-SCOM-恒翔洲际队回家参赛。

“和去年相比,今年升级后的赛事具有了更大的国际影响力,参赛车队实力明显提升。”李富玉感慨。本届赛事吸引了来自全球的20支顶尖职业车队,比赛难度也相应提高。李富玉分析道:“本次比赛首先是平路赛需要更强的冲刺手;其次是弯道较多、难度较大,对车手的实战经验要求很高;此外,高温和雨天条件也会给运动员带来很大挑战。”

曾被称为“自行车王国”,在中国,自行车运动有着与生俱来的亲近属性,而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申城骑行运动的蓬勃发展。

薛佳琛给记者讲了这么一则故事:他曾在凤凰专卖店里碰到过一位79岁的老先生,这位资深爱好者已经骑行近30年,每个月的骑行里程至今依然有800—1000公里。老人的爱车是一辆有着20多年车龄的老款凤凰牌钢架直把山地车。前段时间,老人生了场重病,康复之后就萌发了心愿:希望能购买一辆顶级公路自行车,有生之年继续骑行。“正是有这样可爱的骑行者,才让我们凤凰品牌这些年不断提升发展,希望能更好服务骑行爱好者。”

“骑”乐无穷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其平坦的道路格局和不断完善的城市绿道网络,为骑行运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发展环境。对于新手骑行者的顾虑,薛佳琛深有感触。选择合适的车型是享受骑行乐趣的第一步。“山地车适合多种复杂路况,抗冲击能力强;公路车设计更考量速度,车身轻、效率高;而锂电车配备电动助力系统,更适合城市通勤。”薛佳琛说。

对于想要提升骑行技巧的爱好者,李富玉建议:“上海有很多适合训练的路线,如滨江绿道、新城环线等。初学者应注重基本功训练,包括平衡感、踏频控制和弯道技巧。在城市骑行中,要特别注意交通安全,提前预判路况。”而关于骑行装备,骑行裤、手套以及头盔是必需品,专业骑行服或者钉鞋,则可能更需要高阶水平才能驾驭。

此外,满足日常骑行锻炼需求其实也并不需要一步到位购买顶级公路自行车,薛佳琛打趣:“只要愿意骑行,哪怕是共享单车,也能成为你的坐骑。”

2025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不仅是一场体育竞技,更是一次文旅商体融合的创新实践。赛事积极打造“赛事+文旅”系列产品,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精心设计的赛道将串联五个新城的地标建筑,不仅是一场体育竞赛,更是一次城市风光的全景展示。结合赛事推出的文旅消费体验,将形成“赛、游、展、娱”一体化的活动矩阵。

骑行,正在申城掀起一股兼具健康、低碳与时尚的新风尚。以骑行的名义,重新遇见上海。从专业赛事到业余参与,从交通工具到生活方式,自行车正重新成为上海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车轮转动间,聆听这座城市愈发清晰、充满活力的新节拍。本报记者 厉苒苒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