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届上海旅游节本月正式迈入“经典活动季”,将持续至10月6日,与此前的“暑期旅游季”共同构成“一节两季”的93天超长办节周期。据介绍,“暑期旅游季”已交出亮眼答卷——上海全要素旅游消费交易总额达1524亿元,同比增长27%,文旅消费活力显著释放。“经典活动季”将以国际IP升级、全场景活动覆盖、文旅商体展深度联动为核心,为市民游客带来更丰富、更惠民、更具温度的体验。
“王牌IP”
下周六登场
作为上海旅游节的“王牌IP”,9月13日晚,上海旅游节大巡游将在黄浦区中山东一路盛大启幕,以“多元文化,全城共欢”为核心,打造全球瞩目的节庆现场。本次巡游阵容堪称豪华:25辆花车主题鲜明、制作精良,从地域文化到时代特色,每一辆都是流动的“文化名片”;15个国家和地区的24支表演团队将同台献艺,展现文明互鉴的生动场景,传递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
大巡游并非“一次性盛宴”,9月14日至28日,花车将前往静安、松江等10个区巡回展示,邀请海内外游客“跟着花车游上海”;9月14日至16日,部分国际表演团队还将走进东方明珠、大宁国际商业广场等热门地标,开展惠民演出。
10月6日旅游节闭幕当晚,浦东世博文化公园将打造沉浸式国风夜游活动,巡游花车同步开启环湖展示,古今元素碰撞融合,为整场旅游节画上充满诗意的句号,为游客留下专属上海的节日记忆。
六大板块
兼顾各需求
“经典活动季”围绕“都市漫游、欢购热游、文博艺游、国风潮游、线上智游、郊野趣游”六大板块,精心设计200余项高品质活动,兼顾不同年龄、不同兴趣客群的需求。
● 都市漫游 紧扣热点,结合周杰伦演唱会推出“乐游上海 寻找周同学”线上线下联动活动,同步开展旅行摄影大赛、玫瑰婚典、苏河婚典;
● 欢购热游 启动“乐游云购”旅游消费季,联动上海德国啤酒节、江南吃货节等特色活动,激活商圈消费与特色体验;
● 文博艺游 整合优质艺术资源,推出静安国际雕塑展、“再见青花”海上丝绸之路沉浸式体验展等;
● 国风潮游 推动非遗与新国风融合,打造南翔国潮大会、上海国际茶文化旅游节、青浦“最江南”文化旅游节等IP活动;
● 线上智游 依托数字平台,联合抖音、支付宝、美团等推出“听见美好”专项活动,让游客足不出户也能“云游上海”,在线获取特色玩法;
● 郊野趣游 拓展乡村休闲场景,推出都市森林狂欢节、美好上海·花园生活节、崇明乡村文化旅游节等,优化亲子游、银发游产品供给。
同时,惠民举措同步升级:9月13日至19日,东方明珠、上海野生动物园等60余家重点景区(点)实行门票半价优惠;9月13日当天,30余家景区将对当天生日的游客免票,送上“生日福利”。此外,“乐游上海”旅游消费券每周持续发放,联动光明、锦江、百联、迪士尼、耀雪世界等企业,推出“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优惠。
深度联动
实现“1+1>2”
在上海市文旅商体展联动机制统筹下,本届旅游节打破业态壁垒,通过企业协同、节展联动、场景融合,构建跨领域消费生态,实现资源整合的“聚合效应”。
● 水陆联动新场景 今起,浦江游览徐汇滨江龙华码头开启双休日常态化运营,1小时精品观光航线串联徐汇滨江与世博后滩核心区域,实现“水岸共游、景城融合”;
● 夜经济新活力 联动上海国际光影节,整合全市百余个夜景打卡点及30余条夜游路线,开发“追光寻影·体验上海”主题旅游产品;
● 体旅融合新玩法 推出“跟着赛事来旅行”系列体旅融合产品,联动赛事场馆周边商圈、文旅企业提供专属优惠,拓展“票根经济”延伸消费场景,实现“观赛、游览、消费”一站式体验;
● 艺术赋能新空间 与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实现“时空衔接”,9月下旬至10月6日,在静安、虹口等四区推出6场“旅游节+艺术节”主题演出,涵盖主题音乐会、街舞剧、音乐剧等;
● 科技研学新范式 首次联动“全国科普月”,推出“科普阵地畅游”线路及AI、VR/AR科技市集,推动研学旅游从“观光式”向“科技互动式”升级。
服务保障
做足“细功夫”
为提升游客体验,本届旅游节在服务保障上做足“细功夫”:线上以“沪小游”城市生活智能体为总入口,为市民游客提供一站式文旅信息导引;面向海外游客全新推出《上海旅行指南》,系统介绍主题线路、住宿推荐及出入境实用信息,助力入境旅游便利化;“乐游上海”全媒体矩阵及携程、美团等五大平台专题页面,实时更新节庆资讯与特色玩法,确保信息“精准触达”。
同时,特色体验同步上线,如衡山花园酒店打造“上海点心”概念首店,《这里是上海-魔都路引》文旅集章护照对外发布,与星巴克、小红书等合作打造“兴趣社区空间”等。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钟晓敏表示,本届旅游节将始终以“全龄友好、全业共促、全域覆盖”为目标,不仅要成为市民游客体验城市美好的“欢乐舞台”,更要成为向世界展示上海开放包容气质与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邀请更多人走进上海、爱上上海。
本报记者 杨玉红
实习生 张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