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现场
扫码看视频
“组成这个展览的,不是一人一幅画,而是一人一条路!”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油画学会会长许江在面对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里370位中国油画家800余件作品时表示。“巍巍者华——中国油画学会三十年纪念大会暨艺术展”今天与公众见面。
本次展览由中国油画学会、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上海美术馆联合主办,作为近年来国内规模最大的油画专题展,“巍巍者华”集中呈现了中国油画学会成立三十年来不同时期的油画家经典作品,全面展现中国油画的整体创作实力,尤其强调艺术家语言探索的研究力度。
展览分为“史诗高华”“人民纪神”“山河揽胜”“草木寄心”四大板块,参展的370位中国油画家中,有老一辈艺术家靳尚谊、全山石等,有当代中国油画创作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庞茂琨、刘小东、李向阳等,也汇聚了近年脱颖而出的部分优秀青年油画家。
在展览的第一部分“史诗高华”中,是八位已经离世的艺术家的作品,包括詹建俊、余友涵、钟涵、忻东旺、陈钧德等。詹建俊作品《听涛-红霞》将传统山水的写意精神融入了油画语言,用刮刀堆砌出肌理的厚重感,既保留了油画材质的质感,又暗合中国山水画“皴擦”技法的韵律。钟涵的《望中犹记 晚潮明处》描绘的是船工在黄河晚潮时分的夕阳斜影中劳作的身影。从构图上看,钟涵将船工们的形象横向排列,通过景深的处理突出了船工高大伟岸的身姿,增强了画面的气势与视觉冲击。
以《父亲》成名的罗中立,此番展出的是《故乡组画-接力》,这也是罗中立艺术风格演变的重要见证,作品通过鲜丽的色彩、夸张的造型、粗犷的笔触以及中国书法的用笔方式,抒发了艺术家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农民群体的深切关怀。靳尚谊作品的《黄宾虹》,也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
上海,作为中国油画的发祥地与百年重镇,自二十世纪初以来便以其开放的胸襟与先锋的精神,成为中国现代油画艺术的摇篮和持续生长的沃土。在此次展览中,陈钧德、俞晓夫、李向阳、李前、陈燮君、殷雄等上海艺术家的作品均有重点呈现。本报记者徐翌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