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3日 星期二
逛青浦市集  选优质农产品 上月申城外贸两位数增长单月出口超1800亿元 国民IP“奶龙”领衔 首次实现“四展合一” 月底松江泖蟹将上餐桌 呼应“沪六条” 支持合理消费需求
第3版:要闻 2025-09-20

月底松江泖蟹将上餐桌

分量基本在三两以上,膏黄更加饱满

松江泖蟹产区进行上市前试捕 本报记者 徐程 摄

千年前的《蟹略》记载:“泖属华亭,蟹大而美。”“华亭”是松江古称,产自当地水域的蟹则被称为“泖蟹”。今天上午,上海昆秀水产专业合作社荡湾里蟹庄开展试捕。母蟹的正式开捕将于国庆节前进行。

上午9时,记者来到荡湾里蟹庄1号塘。渔民将蟹笼拉出水面,可以看到蟹笼底部已经挤满了大闸蟹。倒入水桶,一只只拳头大的大闸蟹“张牙舞爪”,有的还在吐泡泡。上海昆秀水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许翔介绍,与去年同时期相比,母蟹的个头更大,“今年的话基本找不到二两五以下的小蟹了,基本上都是三两以上”,并且今年蟹的预计总产量为20吨。

这得益于河蟹品种的改良。许翔表示,今年养殖的是上海海洋大学王成辉教授团队培育的“江海21M系”国家良种,存活率更高,个头更大,膏黄的饱满度更高。同时,离不开养护措施的更新。许翔介绍,在增氧方面,今年的增氧设备提高了一个等级,功率从3千瓦到4.3千瓦,每个曝气点的间隔从原先的2米缩短到1.5米,使溶氧更加充足。另一方面,蟹庄混合种植了伊乐藻、轮叶黑藻、矮苦草,保证了大闸蟹在每个时间段都能得到养护。

“所以我们今年养出来的大闸蟹个头非常大,而且都很均匀,基本上看不到三两以下的小蟹了,都是三两半朝上了。今年的母蟹屁股都翘得很高,而且它的底板都是奶白色的,说明水草养护得非常好、非常干净。”许翔一边说,一边举着还在挥舞着蟹钳的螃蟹。

本报记者 曹博文 实习生 唐茹粤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