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6日 星期五
申城孵化基金规模超270亿元 AI为新药研发按下“快进键” 要让一流科学论文“落地” “人造太阳”有望从上海升起
第3版:要闻 2025-09-23

要让一流科学论文“落地”

张文宏:推动既前瞻又普惠的科技创新

“为什么我们要离开实验室,站上会场?做基础研究的科学家,为什么要来浦江创新论坛?”在2025浦江创新论坛“未来健康:全球健康与发展论坛”上,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上海)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上海感染与免疫科技创新中心主任张文宏抛出了这个问题。

他接着答道,如果做基础研究的目标,只是发一篇《自然》或《科学》,那的确不需要来;但如果最终是为了解决人类健康的难题,解决在消除传染病过程中的突出问题,那就应该来。

“今天,我们看到上海人均期望寿命达到了85岁,香港也可以达到85岁。但是仍然会看到,全球每年有超出1000万结核病患者,中国在全球结核病新发病例数依旧排在第三——意味着在传染病方面,我们还面临着巨大的鸿沟。”张文宏说。

“如何跨过鸿沟?这就是为什么这里同时汇聚了科学家、政府机构和慈善机构。”张文宏说,“即便我们发表更多一流的科学论文,如何落地始终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让它越过高山,越过大海,跨越科技的鸿沟,跨越彼此之间交流的鸿沟。”

张文宏分享了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团队在中国结核病高发地区的实践成果:通过优化治疗方案,结核病短程治疗费用可降低90%以上,并实现80%以上的耐多药结核病治愈率;团队研发的舌拭子结核病快速诊断技术,以低于1美元/人的成本在每千人中筛查出5至6名结核病患者,让结核病的早发现、早干预在欠发达地区不再受限于技术条件。

在结核病治疗创新上,他的团队聚焦“提升效率、降低负担、覆盖全场景”,在药物敏感结核、耐药结核及潜伏结核感染预防三大方向均取得重要突破,显著提升了治疗效率与患者依从性。其中,中国原创的TB-TRUST全口服短程方案已交出亮眼答卷:其无复发成功率达80%以上,疗程缩短至6—9个月;全疗程成本仅3万—5万元,且全部采用国产药物——这意味着,即使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也能实现“用得上、用得起”。针对更棘手的泛耐药结核,团队研发的TBTRUST-plus方案,成为首个中国原创的泛耐药结核短程方案:6—9个月疗程治愈率也高达近80%,打破了泛耐药结核“难治、无方”的困境。他呼吁建立更加包容的国际合作机制,推动既前瞻又普惠的科技创新,在全球协作共抗耐药结核病领域,为加强全球防治带来新的机遇。

论坛上,全球健康创新研究院成立并举行了理事聘任仪式。

本报记者 郜阳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