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7日 星期六
受美签证新政冲击最大 印度人转向“中国梦”? 耳鸣耳聋:潜伏在耳畔的“健康小怪兽” “承认潮”对“两国方案”意味着什么
第12版:国际新闻/广告 2025-09-24

“承认潮”对“两国方案”意味着什么

国际社会立场更趋统一 或将加剧以色列美国孤立

在约旦河西岸城市纳布卢斯,民众挥舞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和阿巴斯画像,庆祝多国承认巴勒斯坦国 新华社 发

意大利罗马民众参加声援巴勒斯坦的示威游行

在22日举行的和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和落实“两国方案”高级别国际会议期间,法国、比利时、安道尔、卢森堡、马耳他、摩纳哥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此前一天,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葡萄牙已作出同样宣布。

目前,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国家已超过150个。在对全球事务发挥重要作用的二十国集团中,除以色列的主要靠山美国外,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尚未承认巴勒斯坦国。

应对舆论压力

分析人士认为,西方多国近来承认巴勒斯坦国是出于应对内外舆论压力等考量,更多是一种政治姿态。这波“承认潮”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国际社会对“两国方案”的支持,但对于结束加沙冲突、真正落实“两国方案”作用有限。

所谓“两国方案”,是指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分别建国,两国和平共存。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唯一出路是落实“两国方案”,即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享有完全主权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

巴勒斯坦1988年宣布建国,并得到联合国绝大多数会员国承认。今年以来,多个西方国家在国内民意和国际舆论压力驱动下调整立场,陆续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阿拉伯国家联盟等机构表示欢迎,认为这些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做法是“历史性的”,有助于在“两国方案”基础上和平解决巴以冲突。

然而,巴勒斯坦国至今未能成为联合国会员国。2011年9月,巴勒斯坦向联合国方面递交成为联合国会员国的正式申请,但未获安理会通过。2024年4月初,应巴勒斯坦的请求,安理会15个理事国再次审议了巴勒斯坦入联申请,并于4月18日就相关决议草案进行投票。由于美国动用否决权投下反对票,草案未获通过。

面临哪些障碍

国际舆论指出,当前落实“两国方案”的最大障碍在于以色列政府在美国支持下意图“扼杀巴勒斯坦国”。

本届以色列政府由多个右翼和极右翼政党组成,被媒体称为以色列“最右政府”。本月21日,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发表声明称,约旦河西岸不会有巴勒斯坦国。

自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狂轰滥炸。据加沙地带卫生部门统计,以军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造成超过6.5万名巴勒斯坦人死亡、16.6万余人受伤。按以色列政府的说法,以军现已控制加沙地带70%至75%的土地。

此外,以色列政府8月20日批准一项备受国际社会批评的住房建造计划,在耶路撒冷以东和约旦河西岸犹太人定居点马阿勒阿杜明之间的“E1区”建造3401套定居点住房。此举意图进一步蚕食巴勒斯坦领土。

落实前景如何

分析人士认为,落实“两国方案”高级别国际会议的召开和西方多国承认巴勒斯坦国,说明国际社会对巴勒斯坦问题正形成更统一立场,或将加剧以色列与美国的国际孤立。

卡塔尔哈马德·本·哈利法大学公共政策教授苏丹·巴拉卡特认为,更多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代表了对巴勒斯坦事业的“切实支持”。他说,以色列及美国正日益孤立,国际社会应当继续施压。

埃及中东战略研究与国家安全论坛执行主任阿卜杜勒-穆赫迪·穆塔韦说,国际社会对“两国方案”的共识将对以色列和美国“扼杀巴勒斯坦建国”的图谋形成挑战。

与此同时,饱受战火摧残的加沙民众期盼,国际社会的政治举动能够转化为有效制止以色列战争行径的力量。

巴勒斯坦政治分析人士胡萨姆·达贾尼表示,落实“两国方案”正处于关键十字路口:一方面,“两国方案”获得国际社会压倒性支持;另一方面,以色列围困加沙、扩张定居点等行为加剧现实困境。国际社会应当进一步形成合力,以实际举措迫使以色列停止在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的军事行动,促使巴以问题重回外交谈判轨道,而美国作为关键影响方,必须改弦更张。 新华社记者 吴宝澍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