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管道被挖破(红圈处)
城管队员在事故现场进行处置
近日,青浦区复兴路绿舟路以南250米处的一处工地突发燃气泄漏,一根直径160毫米的中压燃气管道被施工方不慎挖破,至少2381户居民用气中断,周边道路附近阵阵刺鼻的燃气味顿时弥漫开来。施工单位因涉嫌未制定燃气保护方案,已被城管部门立案调查。城市施工应该遵守怎样的规矩?又由谁来管理?记者对此展开调查。
操作不当挖破管道
“有一股浓浓的煤气味!”“马上要烧饭了,燃气却突然‘断’了,怎么办?”城管执法队员抵达现场后,复兴路和绿舟路周边已经围拢起不少焦急等待的市民。只见一辆挖掘机停在复兴路边,道路被挖开以后,一根黑色的管道赫然可见。
执法队员一面迅速与施工方现场负责人取得联系,一面详细查勘。经核查,该处为农村公路修缮项目,朱家角镇复兴路(绿舟路至沪青平公路),项目长度约1600米。燃气管道为中压管,直径为160毫米。施工时,由于操作挖机的工人操作不当,不慎将位于复兴路绿舟路以南250米东侧区域的管道挖破,管道上顿时出现一条长约3厘米、宽1厘米多的豁口。经进一步核查确认,这根管道属于上海青浦燃气公司所有。
管道东侧,朱家角一号和嘉涛湾等多个别墅小区林立。据排摸估计,管道破损后,一度造成燃气“断气”,影响周边居民日常生活。
警戒取证立案调查
青浦区城管执法局机动中队副中队长顾奇介绍,根据最近修订的《上海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条例实施办法》,自今年1月1日起,燃气和郊区水务执法事项将划转至城管执法部门行使。“施工方在‘闯祸’后,立即向燃气部门报警求助,燃气方面马上与城管部门沟通,我们第一时间派队员到场,形成联动机制。”
城管队员抵达现场以后,迅速根据相关要求,在半小时内完成检查施工铭牌、约谈负责人、拍照取证、设置警戒线、及时疏散周边围观居民等一系列行动。“由于现场存在一定的燃气浓度,加之附近别墅区密集,我们反复提醒居民,严禁在公共区域内自行点火,避免爆燃等二次事故。”
17时45分,经城管部门配合,燃气公司紧急抢修后,管道恢复正常供气。不过,执法程序却尚未结束。该施工单位涉嫌违反《城镇燃气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第三款:建设工程施工范围内有地下燃气管线等重要燃气设施的,建设单位应当会同施工单位与管道燃气经营者共同制定燃气设施保护方案。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确保燃气设施运行安全;管道燃气经营者应当派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指导。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依据条例,施工单位涉嫌未制定燃气保护方案,或面临1万至10万元罚款。“目前,我们已经约谈相关施工方负责人,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燃气安全如何保障
采访中,顾奇告诉记者,随着燃气和郊区水务执法事项划转至城管执法部门后,意味着过去由建管委燃气中心负责的燃气安全监管的执法部分,如今成了城管执法部门的新职责。
“这部分的执法职能移交后,我们也会集中对辖区内施工单位‘做规矩’。”具体来说,根据新规的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必须向燃气公司主动“交底”,即取得地下管线图纸,并且一同制定相应的燃气保护方案;同时,燃气公司专业人员也需到现场指导,做好定期巡查。值得注意的是,该施工单位显然未履行这些程序,从而导致这起意外事故发生。
市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燃气执法纳入城管体系,旨在实现多领域综合执法,缩短响应链条。过去,燃气事故都由燃气管理部门自行管理和执法;如今,燃气部门作为管理部门依职责受理市民投诉,对于涉嫌违法的行为将通过管理和执法联动机制,及时和城管部门对接,由城管部门开展后续执法工作。
“从占道经营到燃气安全,随着城市和社会的发展,城管的执法职能边界也在不断地拓展。”有关负责人坦言,这一变化背后,是城市治理精细化的大趋势。权责扩大也对执法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对此,城管部门也将平衡好执法效率与专业度,更有效地参与城市管理。 本报记者 徐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