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07日 星期二
杭州云栖大会描绘AI产业新蓝图 一船畅游无锡三大5A景区 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蟹厨争霸引饕客  湖畔上新趣味多
第9版:长三角/万象 2025-09-30

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镇江聚链强群布局产业强市“实景图”

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宁镇扬一体化等重大战略交会叠加,为镇江的发展打开了新空间。今年上半年镇江实现GDP 5.9%的增长,实现稳中有进、向新向好。镇江连续第五年以“新春第一会”主题锁定产业强市,以战略定力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着眼于建链、强链、延链,一批“含金量”更足、“含新量”更高的优质项目纷纷落地镇江。由江苏高光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高光AMOLED金属掩膜版项目,进展顺利,设备已进场。“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建成后将形成年产高精密金属掩膜版10万条的产能,预计四季度送样验证。二期已完成备案,预计明年下半年投产运营。”公司运营中心总监张红娟充满信心地表示,作为填补国内空白的战略性项目,项目建成投产将实现我国在OLED核心治具领域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据测算,项目达产后产能可满足国内头部面板厂商需求。

开展“产业强链”行动,“876”创新引领工程全面实施,推进新型工业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率先使用业界领先的智能翻醅机后,如今江苏恒顺醋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式智能酿醋一体机,在守正创新中让老字号酿出“新”风味。

“智改数转网联”是制造业企业发力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连接的过程。近年来,镇江引导企业加快建设智能化生产线、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以数字技术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制造”迈向“智造”。

在丹阳的江苏仅一联合智造有限公司,大数据和智能化全流程运行让设计生产制造全面升级。项目进度、物料的出库入库使用情况数字工厂都有记录。工作人员不用离开车间,自动货柜和AGV机器人组成的智能物流系统,会根据每天的生产计划,精准将物料送达目的地。“我们一条生产线可能有十几万到几十万种零件,随时随地可以在手机上或者电脑上查到这台机器零件的状态,所有的信息流和实物流都对应呈现在整个系统里。”江苏仅一联合智造有限公司智能物流系统负责人介绍。

戴上一个布满光纤探头的特制“帽子”,再通过柔性线缆连接到一台笔记本大小的成像装置,短短几分钟后,屏幕上便生成了一幅动态的全脑“画像”。在江苏丹阳慧创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的展厅内,记者体验了这项被誉为“戴在头上的功能核磁”的前沿技术:近红外脑功能成像。

2019年,江苏丹阳慧创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待发带领团队自主研发的这一落地式超100通道近红外脑成像设备,成为全球首个获中国医疗器械注册证的高通道产品。汪待发介绍:“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是读脑的一个基础的、主流的平台,而且是个新兴的平台。这个技术目前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50%。”从数字经济到生命健康,一批“科技味”十足的创新成果在镇江落地转化,为产业版图注入充沛动能。

镇江市委书记马明龙表示,镇江正聚力创新引领产业强市,着力打造在特色领域有竞争力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地、科技创新策源地、产业发展新高地,实现更多“从0到1”和“从1到100”的突破,开启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高速通道。

本报记者 唐闻宜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