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0日 星期五
月圆人寿年丰(篆刻) 意想不到的快乐 时代长河里的倒影 路过猫墙 礼待 恍惚的诗
第7版:夜光杯 2025-10-07

路过猫墙

朱蕊

晚上,路过马当路的猫墙。这条路本来有很多沿街小店,现在都关闭了,门面砌成墙壁,大约是旧房准备拆迁,裸露的地方斑驳破落,唯墙面留白,于是被猫猫狗狗的图片占领。很可爱啊,但是这一侧灯光并不明亮,马路对面的灯光将树影投在这有猫咪的墙上,树影摇曳,倒好像猫咪也活动起来,它们热闹地对话着:“我们就是要看这些才有力气讨生活啊!”“啊啊啊啊啊!宝宝你是一块小蛋糕,要被我一口吃掉的!”“您好,给我吃一点……”虽然不能像以前一样进小店张望一番,但情绪是愉悦的,嘴角上扬,还不忘拍照发九宫格朋友圈。

拐过去的新天地,另一番景象,人潮汹涌,露天位几乎座无虚席,各店家竭尽装潢装饰所能,风情万种,配上穿着时髦的人们,以及各路肤色人种观光客,真有繁花之象。如果在百年前,是会被放在竹枝词里赞美的“……何处有花何处去,月中箫管几楼台。街中地火不堪描,仿佛银花火树摇。一到晚来灯百盏,教人错认是元宵……箫管断处琵琶续,多少人家设绮筵……”现在人词穷,借用古人的也约略能写出胜景。

这种清寂和热闹的对照,可以说发生在现在城市所有地方,南京路步行街还是不容你从容走路的。人是潮水,你得顺着潮水的方向,挤挤挨挨往前涌。各样声音气味混杂一处,蒸腾着一种扎实的属于人间的意思,当然这是游客喜欢的。而旁边的福州路金陵路等,就退了潮水,露出干涸的河床——那拦住的围墙,虽然有的也有墙绘,但寂静也乘虚而入,不是山野间的清幽,而是一种失了魂灵的闹市之静,那些早年上班时时常光顾的小店都被拦在围墙后面了,没了声息。那时和小店老板娘混熟了,有新进的服装她会打电话来问是否要去试穿?这一些,像一夜间消失的亚特兰蒂斯,再无踪影。

城市西边,越过那条作为分野的马路,路窄了,两旁是高大的梧桐,叶子阔大,在地上投下斑斑驳驳的影子,风一过,轻轻摇动,空气清润许多。行人渐多,却不再是汹涌的潮水,而是三三两两的,步履从容。有的牵着狗,更多的只是慢慢地走,不时停下,仰头看老房子的窗棂。有人拐进一扇并不起眼的铁门里去,那门后,往往藏着一个静悄悄的院落,里面是老洋房,挂的牌子,是美术馆,或画廊。人们在一幅幅画作、一件件器物前驻足。这里也静,与一些商业街上的空寂又不同,其实内在充盈。有时,一间卖摄影器材的店也会让你惊喜,会有吉勒·卡隆摄影回顾展,他镜头中的名人名流,比如那张著名的法国总统戴高乐后脑勺肖像、法国影星阿兰·德龙、时装教父伊夫·圣·罗兰、法国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人物让·吕克·戈达尔、弗朗索瓦·特吕弗,英国披头士乐队成员等,都呈现眼前,仿佛可以回到那个年代。

城市空间里有了更多博物馆、艺术馆、剧院、图书馆……商业场所的消费者向这里流动。浦东美术馆有从巴黎奥赛博物馆远道而来的盛宴,人群有另一种密度。梵高《在阿尔勒的卧室》挂在展厅中央,颜料肌理在灯光下清晰可见。观众安静地排着队,缓慢地向前移动,只为能在这幅画前多驻足一分钟。人们似乎正悄悄把梦想从物质挪回精神领地。商业街的冷清不是萧条,是人们从重复的消费陷阱里退了出来,转而在画布、书籍、光影里寻找真实。

马克·费舍说资本主义现实主义制造着重复的消费套路,它会“殖民”人们的梦想。那么此后又是什么正在被设计?一半火焰一半大海,人们自有选择,那就是人流的方向。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