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的日本白马八方尾根滑雪场 本版图片GJ
游客在观景台观赏法国冰海冰川
美国凤凰城铺设“凉爽道路”
巴黎街头的“绿洲广场”
文/玖 田
没有最热,只有更热。在经历了“史上最热”的2024年后,2025年全球多个国家的夏季平均气温又刷新纪录。
全球气温不断走高之下,曾经深受游客喜爱的阳光沙滩海岛逐渐“失宠”,人们开始寻找更加凉爽的目的地躲避炎炎夏日,“凉爽假期”变得越来越流行。
避开海滩上山去?
湿热天气“硬控”了8月日本的大部分地区,无论对当地人还是游客来说,出门都是一件非常需要勇气的事情。但在长野县的白马八方尾根滑雪场上,游客们正在享受自在悠闲的户外时光。
“这里太美了。”27岁的乔丹·汉弗莱斯第一次来白马村度假。作为新西兰一家旅行社的经纪人,乔丹知道夏季不是来白马八方尾根滑雪场的最佳季节,因为这里以质地轻盈、干燥蓬松的新鲜粉雪出名,是无数滑雪爱好者的圣地。“我本来不会推荐大家在这个时候来这里,但很有意思,我觉得这里真的很美。”较高的纬度与海拔,让淡季的白马村拥有宁静怡人、微风习习的凉爽夏日。
在日本乃至全世界,越来越多滑雪场同白马八方尾根滑雪场一样实行全年开放。一旦积雪融化,滑雪场便立即切换模式,吸引那些想要逃离钢筋水泥与酷暑的登山者和度假者。对滑雪场来说,这是降雪量越来越少、滑雪季越来越短且难以预测之下的无奈之举,希望靠开展夏季业务得以生存。“最近我们就经历了两种极端情况,要么降雪量极大,要么完全没有雪。”白马八方尾根开发公司董事秋元秀树说。
但另一方面,随着全球气候不断变暖,人们也变得越来越不愿意在暑期开展户外活动。有调查显示,这个夏天日本人更倾向于远离喧嚣,放下手机和电脑,置身于自然环境优越的安静场所放松身心。“现在出现了一种趋势,人们过去喜欢在夏季去海边开展各种水上运动,如今则选择避开海滩到山间湖畔游玩。”JTB旅游研究与咨询公司首席顾问武田道人说。
而在欧洲,虽然意大利、法国、希腊等国家的传统热门旅游目的地仍然在夏季深受以英国为代表的高纬度游客喜爱,但数据显示游客出行的时间越来越早,曾经相对不那么热门的春秋两季也变得受欢迎起来。意大利3月和5月的酒店入住率与2019年同期相比大约翻了一番,传统上主要接待北欧和美国游客的丹麦哥本哈根酒店也迎来越来越多南欧游客。“因为8月的南欧对游客来说太热了。”英国旅行社集团ABTA发言人肖恩·蒂普顿说。
躲开太阳真可行?
随着热浪“逼迫”雅典卫城、巴黎埃菲尔铁塔等旅游景点关闭,越来越多国家与企业嗅到了“凉爽假期”这一流行趋势。冰岛、丹麦、瑞典等北欧国家发力宣传其原始湖泊、茂密森林,以及丰富多彩、亲近自然的夏季户外探险活动。日本星野度假村集团也开始力推海拔800米以上、七八月白天平均气温低于25℃的酒店。
对传统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城市来说,这些来自高纬度、高海拔地区的竞争者一方面缓解了它们在旅游旺季的压力,但另一方面也抢了它们的“生意”。
在挪威、冰岛等人气上升之际,美国主题乐园运营商六旗娱乐公司就表示,包括热浪在内的恶劣天气已导致公司今年第二季度亏损近1亿美元,不得不降低对营收的预期。东京迪士尼去年由于酷热和频繁降雨,游客数量锐减,乐园运营商东方乐园股价下跌25%,今年游客数量也继续保持下跌趋势。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运营两个室内主题公园的Hello Kitty品牌所有者三丽鸥公司,以及经营装有空调的保龄球馆和电子游戏厅的朗玩株式会社。
如何将气候变化的影响降到最低?
巴黎利用散落在城市各处的公园、森林、游泳池、博物馆,在人行道沿线打造了800多个“清凉岛”。借助手机应用程序,游客可以方便地找到这些场所,暂时躲避灼热的阳光,坐下来喝口水缓缓劲。巴黎市政府还准备在20个区内充分利用空地,打造有树有凉亭有喷泉的“绿洲广场”。为了给在户外活动的人们提供荫凉之所,巴黎市政府甚至宁愿到2030年牺牲累计6万个停车位,用树荫取而代之。
一年比一年更热,也让美国最热的城市——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加快了铺设“凉爽道路”的步伐。目前已经有超过225公里街道铺设了这种浅色的阳光反射材料,可以令路面温度降低16℃。此外,凤凰城还尝试通过关闭徒步路线、免费开放公共戏水池、提供沙漠植物园夜场游览、允许在贯穿城市的盐河漂流或划皮划艇等,引导游客开展安全系数较高的夏日户外活动。
日本京都一些旅行社也采取与凤凰城类似的措施,让游客白天在酒店休息,在清晨或傍晚较为凉爽的时间段出游。
全球升温哪里逃?
在这场夏季游客争夺战中,无论哪个城市或国家占了上风,代价都是高昂的。因为,地球上没有哪一个角落能够真正逃得过气候变化的影响。即便是日本白马村等相对凉爽的旅游目的地,也无法完全摆脱闷热潮湿的天气。这几年白马村白天的气温冲到了36℃以上,今年最高甚至冲到了38℃,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
而冰川旅游的消亡,让人更加真切“看见”气候变化的代价。
冰海冰川2024年以高达45万的游客人数成为法国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然而有预测显示,大约25年后便无法再从蒙特维观景台上看到这座法国最大冰川的身影。因此,不少游客来此打卡是为了在冰川消亡前一睹其风采。
欧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表示,欧洲已经成为全球升温最快的大陆,升温幅度是全球平均值的2倍。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评估报告则显示,最近50年是过去2000年以来最暖的50年,2024年成为175年观测记录中全球最暖的一年。
不断上升的全球气温正一点一点“侵蚀”着许多旅游景点的面貌和部分依赖旅游业的地区经济,预告着更严峻的挑战。而旅游业本身也在某种程度上“助长”着全球气温不断升高。
有数据显示,旅游业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导致气候危机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十分之一。还有研究显示,全球几乎一半的交通排放来自旅游业。为此,一些国家、地区和城市正尝试限制游客数量,鼓励放弃乘坐飞机、尽可能在一城一地深度体验的“慢旅游”模式。
正如世界经济论坛《旅行与旅游发展指数》报告中所指出的:“在未来几年,旅行企业和旅行目的地能否繁荣发展,将取决于它们能否在生态环境威胁日益严重的情况下进行良好管理和运营。”
气候危机下的城市如何转危为机?“凉爽假期”的流行或许会成为人类摸索出路的一个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