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0日 星期五
招募50名市民,现场科普“不拔不种,无手术牙修复”新理念 广告
第16版:新民健康/医技/专版 2025-10-09

招募50名市民,现场科普“不拔不种,无手术牙修复”新理念

3度以下,“变废为宝”保留松牙,修复残根、缺牙,老人咬脆骨也能嘎嘣响!

“以前顿顿离不开红烧肉,现在别说啃骨头了,嚼块软馒头都费劲!”家住普陀区的张阿姨今年68岁,一说起牙齿就忍不住叹气。她嘴里缺了3颗后牙,剩下的几颗也松松垮垮,冷热食物一碰就疼,“之前去诊所看过,说要拔牙种牙,可我有糖尿病,怕手术出血难愈合,只能天天喝稀粥、吃面条,人都瘦了十斤!”

像张阿姨这样的中老年人可不少。很多人觉得“年纪大了就该掉牙”,要么硬扛着吃软食,要么听说要拔牙种牙就打退堂鼓,最后不仅吃得没滋味,连脸颊都慢慢凹陷,整个人看着老了好几岁。但其实,“老掉牙”根本不是自然规律,更不用一遇到牙问题就拔牙!

“老年人牙齿修复理念早已更新迭代,盲目拔牙的方式早已过时!”资深中老年口腔修复专家周宇亮医生说道:“只要符合条件,松牙、残根都是可以保留,缺牙无手术修复,用自己的真牙吃东西,不开刀,不受罪,吃饭香!”

有慢性病?拔牙要慎重!自己的真牙才是“宝”!

“张阿姨这样的情况,最该做的不是拔牙,而是保牙!”周宇亮医生说,很多老人有高血压、糖尿病,凝血功能本来就比年轻人差,拔牙时可能出血止不住,甚至引发其他问题,“而且自己的真牙,比任何假牙都好用,能保一定要保!”

为啥真牙这么金贵?周宇亮医生解释:“真牙牙根外面有层‘牙周膜’,就像天然的‘缓冲垫’,吃东西时能感知软硬。咬一口脆梨、嚼一块红烧肉,是软是硬、香不香,全靠这层膜传递感觉,假牙根本模拟不出来。更重要的是,保留真牙不用遭拔牙的罪,对有慢性病的老人来说更适合!”

很多老人以为“牙松了就该拔”,其实大多时候根本没必要。周宇亮医生说:“只要牙齿松动没到最严重的程度(3度),通过针对性治疗,大多能保住,跟好牙一样嚼东西!”

牙槽骨没糟透,松牙残根都能“救”!

“牙齿松动,根本原因是‘根基’出了问题!”中老年口腔疑难杂症修复专家刘博玄医生打了个比方:“牙齿就像房子,牙槽骨就是地基。要是地基(牙槽骨)被细菌侵蚀,房子(牙齿)自然会晃。但只要地基没完全塌,先把地基修好(做牙周病治疗),再加固房子,松牙就能稳下来!”

就算嘴里有残根,也不用急着拔。刘博玄医生说:“残根只要埋在牙槽骨里没坏透,就能变废为宝。不用拔,直接在上面镶新牙,既能保住牙根,又能恢复咀嚼,吃东西还能尝到滋味!”

无挂钩、不手术!

中老年人修牙有“新方案”!

“对中老年人来说,修牙得从体质出发,不能盲目跟风拔牙、种牙。”刘博玄医生说道:“不用挂钩固定,就算有多颗松牙,也能通过‘内冠包基牙、外冠盖多牙’的方式牢牢固定;咬合力能分散开,牙齿不容易累,还能防止牙槽骨继续流失;要是有能保留的残根,直接在残根上镶牙,不用做手术。”

刘博玄医生还提醒:“很多老人牙齿刚松一点、刚缺一颗时不当回事,拖到后来松得更厉害、缺得更多,反而难修。其实只要尽早去专业的中老年口腔机构检查,3度以内松动牙大多能修好,越早就医,越容易保住真牙!”

免费口腔咨询来啦!松牙、缺牙、残根都能问

想知道自己的松牙能不能保?缺牙怎么修复?新民健康特别邀请周宇亮、刘博玄两位口腔专家,现场为大家免费做口腔健康咨询。不管是松牙、缺牙,还是嘴里有残根,都能报名。

活动时间:10月10日—17日(全天)

■报名成功

1.专家现场科普“无挂钩、保松牙、不拔牙”新理念

2.国内知名中老年口腔专家亲临,免费咨询答疑

3.有机会获赠中老年专用口腔护理套装(含价值60元中老年专用牙膏2支)

新民健康咨询热线021-52921706或编辑短信“姓名+联系方式”发送至19901633803参与报名(每次活动名额限50名)

■新民特邀中老年口腔修复专家

周宇亮

中老年口腔修复科

擅长:上颌窦内外提升术,无牙颌种植等疑难杂症,覆盖义齿,松牙固定,残根保留等保牙技术。曾在上海市徐汇区牙防所工作十余年,在口腔疑难杂症等方面有很高的学术理论水平和独特的临床经验。

刘博玄

中老年口腔修复科

擅长:牙周病治疗、牙体牙髓病治疗、种植修复及缺失冠桥修复、固定义齿修复等。长期专注于复杂中老年口腔修复技术,各种复杂病例失败再修复经验丰富。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