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0日 星期五
布达佩斯的啤酒屋(油画) 以薯为镜,照见人间 秋蚊 没有父亲的国庆节 世俗人生 回家的路
第12版:夜光杯 2025-10-09

回家的路

尹学芸

一面山坡上新开了一条防火道,在九月这个葱茏的季节发现了它,真像发现了新大陆般让人欣喜。我们遛弯习惯走山脚下的一条马路,两山夹一涧,山上草木葱茏,整个一条路都馥郁。两年前还车少人少,现在简直成了通衢。大概有人发现了这条路的便捷和安静。车流多了起来。因为山路有落差,夏天雨后整条路都能形成河流。那水日夜冲刷,把一条路洗得纤尘不染。于是又多了玩水的人。入秋,山路两边一边金黄一边深红,便经常看到赏秋者,头上甚至落了黄金般的叶片,跟着人一颠一颠地走。还有网红在这里搞直播,不知道镜头前都有谁。暑气还未完全消退,贪恋这条路葱茏潮湿,又坚持走了几日。想还是安全重要,就要放弃时,突然发现了那条防火路。

是一条新修得很宽的路,上面有明显的车辙。因为更多的时候是开车路过这里,所以我归罪于车窗外的景物总是一闪而过。停下来才会有所发现。我们早这样徒步,可能早就发现这里在施工了。周六那天第一次走,是下午四点左右。斜阳打在对面的山峰上,那尖尖的金顶恍若梦境,让人生出向往的心。蓊郁的松林也沐浴了光辉,便想也许哪里藏了顶小红帽。见到了山里很少见的野蓟和风毛菊。大蓟小蓟都常见,偏是野蓟难寻踪影。它已经长成了小刷子模样,那样一种灰色调,着实鼓舞人。风毛菊我也是第一次见,它是一种鲜艳的紫,花开得茂盛而明快,枝条大开大合,比其他野菊花多了气度。走到山腰上,发现这里已经既可以远眺也可以俯瞰,山谷沟壑以及带子似的公路尽收眼底。那里是90度的连续弯道,汽车就像儿童玩具一样往外冒,跟头趔趄地被石崖吐出,又调整姿态奋勇向前。我对同行者说,我们完全可以坐这里发一天呆。温度这样适宜,空气这样清新,草木这样繁茂,柿子酸枣红艳艳地挂在枝头,像天地间刻意的点缀。有这等享受,夫复何求?

第二天又来了。在山脚下就看到了山巅上一头牛的轮廓,在那里吃草。山里的牛羊都俊逸,真的,我早就发现了这一点。它们绝不会像平原上的家畜滚满身泥巴。有两辆山野摩托从身边掠过,“忽”地便往高处去了。玩骑行的人越来越多了。经常在山路上看见年轻人成群结队。有些路狭窄陡峭,走起来都要加倍小心。骑手却专找崎岖不平的地方,轰大油门跃行。每每看到都会想这是谁家的孩子,有什么样的背景和人生,这样艰难的地方一路走下来,会有什么感悟,成全怎样的故事。诸如此类。总之就是瞎想。人生要走很多路,找平坦的走是大多数人的选择。可偏有人剑走偏锋,就像蹦极一样,也是一种态度。

走到山巅上平缓处,是一条横向路,与山下马路平行。我们往南走,那是家的方向。一辆摩托车迎面驶来,与我们擦肩而过。这明显是山里人,五十多岁,有着黑红的脸膛。我原本心有惴惴,怕他以路没修好之类的理由阻拦,或告诉我们此路不通。我们都不愿意走回头路,这也是态度。过了好一会儿,他又骑车回来,在我们身边停下了。“你们有没有看见牛?”他出人意料地问。我赶忙说,在山脚下看见了,在山巅上吃草。是一头大黄牛。我比画。他说不是一头,是四头,两大两小,不知去了哪里。我告诉他,肯定没往这边走,这边山浅,容易被看见。“是往山深处走了。”我笃定地说。“牛会不会自己回家?”我问。他答不会。牛不认识路。我一时语塞。马是认路的,所以有老马识途之说。驴也是认路的。我家养过驴,外出干活回来知道找自己的草料槽子。牛原来不认识回家的路,这真让我有些破防。它那样大的体量,那样大的力气,那样大的声望,原来只会干活,连回家的路也不认识,这太让人伤心了。

不认识路的禽类和畜类真是很少。鸟儿是最聪明的,它飞的天地宽,见的世面也大,几千里地都不在话下。鸡鸭鹅也认识路,它们一早出去觅食,天黑知道回家。如果训导好了,还知道把蛋生在哪里。否则,会生得满世界都是。那才让人操心。燕子分拙燕和巧燕,从它们搭的窝能分辨出来。巧燕的窝表面平展光滑,就像用口水抹过的,所以有燕子衔泥这样的成语。拙燕会把窝搭得乱七八糟,就像小孩子玩泥巴。但它们都认识回家的路,都能完成嗷嗷待哺这样的主体责任。牛怎么就不知道回家呢?假如家里还有牛犊子,它不知道惦记么?

前边的山坡上有一群羊,坡上坡下有二三十只。有几只羊在很高的山坡上吃草,那里很陡峭。一个女人手持鞭子大声喊:“下来,快下来,我们该回家了!”反复喊,就像在喊孩子。我凑过去问:“你这样喊,羊听得懂么?”她说听得懂,一会儿它们都会下来。我问:“羊认识回家的路么?”她说认识。赶羊群的时候她会走后边,羊自觉都往家里走。正说着话,对面来了辆车。她赶忙说:“靠边靠边。”羊果然就分靠两边了。汽车过去,羊群又主动合拢了,围向她。山坡上的羊赶忙拣几口好吃的,也下来了。她说要回家接孩子,得赶紧回去了。

羊也是认识家的。猫和狗就更别说了,聪明得都像要进化了。这一路我都有些感伤。想起鲁迅说的“俯首甘为孺子牛”,他大概不知道牛不认识回家的路,让人恨不得告诉他。这里似乎有什么机巧不合天道,当然,更不合人道。两天以后,我重走这条路,看到四头牛在路边吃草,两大两小。我一下就释然了。突然想起舐犊之情这个成语。其实是跟人类最相通的表达方式,代表了最高级的境界和最温柔的情感。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