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0日 星期五
城市换绮(丙烯画) 秋风入怀食润心 哈尼马杜岛小记 在旧书店 巴特尔先生 103张照片背后
第13版:夜光杯 2025-10-09

巴特尔先生

索南才让

十点钟,巴特尔先生来接我,去他创办的学校——光明中学。这是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市中心的一所私立学校。涵盖了小学到高中所有年级,总共有三百四十多个学生,五十多位教师。学校并不大,只有两个教学楼和一个办公楼,几乎没有操场。巴特尔先生投身教育也是近十年的事情,此前,他是“光明”出版社的创始人,又是一个汉学翻译家,出版过大量中国文学作品。他身材结实敦厚,极具亲和力。我来乌兰巴托才三天,已经和他相交莫逆。前一夜,在蒙古国大呼拉尔(议会)主席赞丹沙塔尔(现任蒙古国总理)宴请的晚宴上,议长先生、巴特尔先生和我都回忆起青少年时的美好放牧时光,多有怀念。我也算是了解了一些巴特尔先生的过去和来时路。他的爱人我也见过,据说他们青梅竹马,一同在蒙古国的北方省份生活奋斗了很多年,至今还保留着每年都回去度假的习惯。

这所私立学校的教学方式与众不同。巴特尔先生的教学理念是迥异于其他学校的,他说他更看重学生的意志品德教育,因为在某种方面来说,这决定了一个孩子学习的优劣,有好品格的学生,将来不会差;其次他看重学生的专注力,他认为一个学生的专注力完全决定了他能学到什么。专注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比如汉语和蒙语,虽然看起来是两种不同的语言,根本没有相干,但其实不是这样的,在人的思维中,人的大脑中,它们是紧密相关的,而这种相关接连的地方,需要一个人有专注力才能找得到,一旦找到了这个地方,顺着这条路去走,那就会变得轻松很多,学习得也深刻很多。

他的这个观点我很赞同。在学校副校长的办公室,我们就教育问题讨论了许久,校长也参与其中。校长叫宝音,是现在具体负责学校事宜的一个干练的青年女子。我跟她说我现在正在创作的小说女主人公也叫宝音。她惊讶地说,太好了。接着又说,不过,宝音这个名字在我们蒙古族里面特别常见。我说是的,如同巴特尔这个名字一样,在中国蒙古族里也很常见。巴特尔先生笑着说,看来哪里都需要英雄。

宝音校长是巴特尔先生的女儿,目前在美国读博士,快要毕业了。说起女儿他突然话多了起来,脸上止不住地洋溢笑容。听他意思是打算将学校全权托付,交到女儿手上。他自己还是更想去翻译一些中国的经典文学作品,而且世界上好书那么多,总要多出版一些。我们参观了五年级的教室,有十来个学生,三分之一是外国孩子。我们进去时,他们正在读一篇蒙语课文,读完之后,学生要把这篇课文当场翻译成英语和汉语。在我看来这是相当难的事,但他们做得很好,翻译的流畅程度着实让我叹服。

下午巴特尔夫人来了,由她开车,我们去城外的一个老牌蒙古餐厅吃饭。路上能看到的都是居住地。右边是连绵低矮的山脉,顶部是连绵密布的原始森林。每条山谷在森林断开的地方,均有一些建筑。这是富人们的别墅,是他们自己建造的世界。公路另一边,也就是左手边,山坡上一层层盖上去的是棚户建筑和木屋及蒙古包,密密麻麻,一直到山顶。乍看,酷似里约热内卢的平民区。但这里,是乌兰巴托著名的蒙古包区。简易的房子千奇百怪,这是一个国家的现状,无论如何都无法否认的是,蒙古这个只有300多万人口的落魄小国,处境艰难,前途渺茫,困难重重的道路让人感到绝望。那么,伟大的祖先知道吗?他们会作何感想?这里是蒙古族的发源地,是源头,如今我来到这儿,既不是来朝圣,也不是来缅怀,因为我觉得我还没有做好那方面的准备。很难说清楚我的心绪,但那份沉重中清晰地跳动着的,是不可抹去的基因。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再怎么不好,也是我生命的源头,我能从这败落中看到一些东西,那是赤身裸体的我。

车停在路边,我们走上一面缓坡,前面不远是一个恢宏的蒙古包建筑群。下起了小雨,9月的蒙古草原已然流露出西伯利亚的寒意,我裹着衣服,低头看脚下的湿草。巴特尔先生揽住我的肩膀,接叙昨夜宴会上意犹未尽的话题。他说他的父亲,我听过的很多内容,他又重述了一遍,好像他在第一次跟我说。只剩下最后几步路就到蒙古包跟前了,已经有服务员迎在门口,他猛地拉了我一下,看着我说,其实,你应该更爱你的父亲。因为爱喝酒的男人,爱喝酒的牧人,都是善良的人。我说我和父亲现在很好,当我到了某个阶段,就理解了他过去的所作所为。他有点欣慰地点点头,脸上的笑容更多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