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0日 星期四
宝山3路4个站点新增候车亭 雪松路老市场“变身”步行街 刺鼻沥青味夜袭小区
第7版:帮侬忙 2025-10-28

雪松路老市场“变身”步行街

原本居民吐槽的痛点逐个解决

“老人小孩步行提心吊胆,非机动车无处停放、充电困难,路面坑洼积水,公共设施陈旧……”曾经,老桃浦人熟悉的雪松路小商品市场,因人车混行、停车难、环境杂乱等问题被附近居民所诟病,“新民帮侬忙”栏目也多次接到相关投诉。一个个“民生痛点”成了居民们心头的牵挂。如今,这条连接雪松路与红棉路、全长约280米的老街区,历经全方位市容环境提升,以“雪松路步行街”的新身份全新亮相,居民的“糟心事”终于逐个有了回应。

乱象丛生 频繁投诉

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上次带孙子去买文具,一辆电动车‘嗖’地从旁边擦过,吓得我赶紧把孩子往怀里抱,这人车混行太吓人了!”

“自行车没处停,只能锁在路边树上,充电还得从家里扯根长线下来,刮风下雨的,真怕出事儿!”一旁的市民李师傅补充道,“下雨天路面坑洼积水,走一趟鞋全泡湿,公共厕所又脏又破,连洗个手都不方便,想找个散步的地儿都没有!”

除了居民常念叨的人车混行、停车充电难,还有建筑墙面斑驳掉皮、店招歪歪扭扭“悬”在半空,有的甚至脱落了边角,消防通道也总被杂物堆得满满当当,居民路过都得侧着身子走;加上路面排水差、公共设施破旧,不少人吐槽“好好的便民市场,咋越用越‘糟心’”。

改头换面 焕新回归

今年年初开始,普陀区桃浦镇着手对该市场进行整治。改造先从“安全关”下手。针对居民最揪心的人车混行,步行街直接划定“电动车辆禁入区”,从根源上杜绝电动车穿梭的隐患,像王阿姨这样带娃的居民,终于能放心逛了。

考虑到“停车难、充电险”的投诉,施工方特意在雪松路与红棉路交会处辟出专属非机动车停车位,还配套装60个充电桩,李师傅再也不用“扯线充电”,他反映:“现在停好车直接就能充,省心又安全!”

建筑杂乱、店招隐患这些“老大难”也没落下。施工队先把墙面的斑驳污渍彻底铲除,统一刷上协调的色调,街区瞬间清爽不少;接着对所有店招“挨个体检”,拆了违规往外伸、有脱落风险的部分,还给老旧店招加了加固支撑和装饰瓦片,既没了“悬头顶”的担心,街区颜值也提上去了,消防通道更是清得干干净净。

记者在现场看到,之前投诉的“积水路”,现在全铺上了拼色花岗岩板,排水难题解决了;垃圾箱房、公共卫生间彻底翻新,洗手池、照明全更新,再也不是以前“脏乱差”的模样;就连“散步难”也有了答案——120平方米的绿化区里,桃树、李树、橘树栽得错落有致,搭配着定制花坛座椅和暖黄色景观灯,白天绿意盎然,晚上亮灯后特别温馨,居民饭后遛弯、聊天终于有了好去处。

曾经的“投诉高发地”,如今成了满是烟火气的“幸福街”。桃浦镇相关部门表示,接下来会继续结合居民新需求不断优化步行街功能与服务,让这一民生项目真正成为桃浦镇的亮丽名片。

本报记者 陆常青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