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06日 星期四
让更多合作成果惠及亚太地区人民 “期待各方明年共赴深圳之约” 国际社会热切期待APEC“中国年” 共同开创可持续的美好明天
第2版:要闻 2025-11-02
共赴深圳之约 共创美好明天

国际社会热切期待APEC“中国年”

“中方将于明年11月在广东省深圳市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1月1日在韩国庆州和白会议中心郑重宣布。

在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韩国总统李在明对明年的会议表达热切期待:“相信深圳会议将取得更大成功,亚太地区将实现更多发展,盼望明年与各方在深圳重聚。”

共赴深圳之约,共商亚太发展大计,共创亚太美好明天——亚太各界人士对即将开启的亚太经合组织“中国年”充满期待。他们坚信,中国将以此为契机同各方携手构建亚太共同体,促进亚太地区增长和繁荣,推进务实合作,为亚太发展注入更大活力和动力,更多造福亚太人民。

深圳,中国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重要窗口,地区生产总值从1980年特区设立时的2.7亿元人民币跃升至2024年的3.68万亿元人民币,从一个落后的小渔村发展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亚太经合组织,中国改革开放后参与的第一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1991年11月加入以来,中国与亚太经合组织成员的贸易额从1992年的1277亿美元快速增长,今年前三季度已达2.73万亿美元。

“是深圳!”卡塔尔半岛电视台记者约翰·鲍尔在庆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国际媒体中心全程观看了习近平主席的讲话。鲍尔此前常驻中国香港,曾近距离感知深圳的“蝶变”故事,因此格外期待明年能前往深圳报道这场会议,“中国在人工智能、清洁能源等科技创新领域发展迅速,一定会设置完备议程、凝聚各方共识,为亚太地区的创新合作与共同发展注入新动力。”

这将是中国第三次担任亚太经合组织东道主。2001年,上海黄浦江边,亚太经合组织共话新世纪的挑战与机遇,给当时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尚未消退的亚太经济注入信心;2014年,北京雁栖湖畔,与会各方作出启动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的历史性决定,批准《亚太经合组织互联互通蓝图》,为亚太合作发展留下浓墨重彩的“北京印记”。

“中国再次担任亚太经合组织东道主,这让我充满期待。”亚太经合组织秘书处前执行主任胡安·卡洛斯·卡普纳伊2014年时作为秘鲁驻华大使,亲身参与北京会议多项议程。他说,习近平主席当时提出的互联互通、改革创新等主张,已成为促进区域开放合作的关键动力。“期待中方以亚太经合组织‘中国年’为契机,提出更多推动地区协同发展的新理念,展现更多促进亚太共同繁荣的领导力。”

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学者玛丽娜·杜布罗夫先科注意到,不久前结束的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制定“十五五”规划的建议。在她看来,规划建议中提出的积极扩大自主开放、推动贸易创新发展等举措,高度契合亚太开放合作所需,“这不仅将丰富明年会议的内容,也将给地区带来更多机遇”。

今天的亚太,占世界经济总量逾六成、贸易总量近一半,是全球经济最具活力板块和主要增长引擎。然而,国际形势变乱交织,经济全球化遭遇回头浪,亚太地区发展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亚太经合组织政策支持小组10月发布报告预测,亚太经合组织经济体2026年平均经济增速将从2025年的3.1%下滑至2.9%。

是坚持多边主义、开放包容,还是走向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当亚太再度身处历史的十字路口,地区人士纷纷聚焦中国为区域合作和全球发展提出的新主张新倡议,热盼中国作为2026年亚太经合组织东道主继续发挥引领作用,为促进亚太共同繁荣发展注入更大活力和动力。

亚太经合组织政策支持小组主任卡洛斯·栗山认为,世界正经历一场深刻变革,亚太地区面临着日益增长的不确定性。他说,中国举办明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将为各方提供一个共商区域发展大计、回应共同关切的平台,有效推动亚太各经济体提升互信,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

“我期待并相信,通过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亚太落地生根,中国将为世界展现更稳定、更和谐的愿景。”美国国际问题专家、前驻白宫记者威廉·琼斯说,亚太经合组织是凝聚共识、深化合作、发展共赢的地区平台,中国接任2026年亚太经合组织东道主是推动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契机。

“放眼全球,不少地区仍处于分裂与动荡的阴霾之中,中国提出的倡议主张犹如穿越迷雾的光芒,为亚太和世界照亮前行方向。”琼斯说。 新华社记者(据新华社北京11月1日电)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