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1日 星期二
47年前的首版舞者回归共舞 在上海滩唱《上海滩》 艺术品超市让艺术不打烊
第12版:文体新闻 2025-11-06

47年前的首版舞者回归共舞

《交际场:回响1978》呈现“时间与生命的对话”

《交际场:回响1978》剧照

11月7日至9日,第24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委约制作的重磅作品——皮娜·鲍什《交际场:回响1978》将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大剧场亚洲首演,这也是该作品此次巡演的中国唯一一站。经典再现,距离1978年首演已过去47年。9位首版舞者以高龄之躯与档案馆中的青春影像共舞,用“时间与生命的对话”为观众带来跨越半个世纪的感动。

《交际场》是20世纪最重要舞蹈家、编舞家皮娜·鲍什风格的源头之作。1978年首演时,20位乌珀塔尔皮娜·鲍什舞蹈剧场舞者,以20世纪30年代德国流行歌曲、爵士乐和探戈为背景,用极简重复的动作堆叠情绪,构建出开放的艺术表达空间。自那时起,这部作品便成为舞团保留剧目的中坚力量,还先后衍生出2000年“老年版”、2008年“青春版”。而此次《回响1978》,则填补了“首版舞者老年回归”的空白,完整了这部作品的“生命史”。

对于9位首版舞者而言,此次回归既是重逢,也是挑战。79岁的约翰·吉芬坦言,最初接到邀约时十分犹豫:“年龄大了,没法像30岁时那样‘无所不能’,还得面对和年轻时的自己的比较。”但当他站在舞台上,走到屏幕前,以“老年视角评价青春的自己”时,却收获了独特的体验。71岁的贝娅特丽切·利博纳蒂则认为,最大的困难不是“达到表演效果”,而是“在舞台上与其他舞者建立新联系”,以及“接受不完美的呈现”——毕竟,他们的身体已不再年轻。

即便如此,老舞者仍在舞台上绽放出“真实的生命力”。吉芬说:“回到47年前的角色,既奇怪又亲切,我变了,又没完全变,现在反而更松弛。”利博纳蒂也有同感:“听到当年的音乐,唤醒身体里沉睡的动作,可看到视频里的自己又会恍惚——那是我,又不是我,像另一个人。”

谈及皮娜那句“我不关心人如何动,我只关心他们为何而动”,贝娅特丽切·利博纳蒂直言,皮娜从不要“戏剧化表演”,而是鼓励舞者“做自己”。约翰·吉芬则补充,皮娜虽注重舞蹈细节,却从不会直接“教我们表达什么”,而是让舞者“卸下技巧的盔甲,成为自己”。 本报记者 朱渊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