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1日 星期二
往来皆生活(中国画) 一百瓦灯泡 上海巴士 洁白如雪的明亮世界 爱献给大地 那些不期而遇的狗
第15版:夜光杯 2025-11-06

洁白如雪的明亮世界

李俏红

蒋风老师今年101岁了,去年首次感染新冠,咳嗽剧烈,睡眠不好,所幸基本康复,但因腿脚不便,就一直住在医院。前几天,我去看他时,他一眼就认出了我。

蒋风老师是我国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浙江师范大学原校长,也是我的非学历儿童文学研究生导师,是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的领军人物。我从师多年,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因为写童诗,我时常去向蒋老师请教。有一回,我来到蒋老师家,他刚刚午睡起来,还穿着睡衣,但已经坐在椅子上等我。见我进去,没有一句闲话,就开始跟我谈论起上次偶遇时我交给他的诗稿。他说:“你这些诗稿我已经看了三四遍,每一首都写了意见。”蒋老师拿着诗稿,逐首给我分析并告诉我,好童诗要具备的几个要素:想象、情感、韵律、意象、语言、童趣。他把手捏成一个拳头,往上用力扬了扬说:“诗歌的语言要有火热饱满的情感,要像一颗小炸弹,蕴藏着爆发力和感染力;要像一颗种子,孕育着开花结果的生命。”他建议我回去后好好修改。

接着他问我,他改过的稿子要不要带回去,我说当然要带回去好好学习。他边把写了意见的诗稿递给我边说:“就是我的字太难看了。”一个眼睛不好的老人,拿着放大镜写字,手一直在抖,该要多么努力才能写下这些字啊,居然还谦虚地对我说,字写得不好。我一时心潮翻滚,内心满满的都是感动。

临出门,他让我把新带来的诗稿留下,我担心他累着,不想给。他说:“没关系,你先放在这儿,我空了看,不会累着。”我说这次诗稿字打得小,看起来困难。蒋老师顽皮地举起手中的放大镜,大声说:“瞧,我有这个,没问题。”望着蒋老师孩子气的模样,我的眼眶热了。

在蒋老师的悉心帮助和教导下,我的童诗创作挺顺利,到了年底,已经写了不少童诗,我从中精选出一部分,打算出一本童诗集。心里想着蒋老师如果能帮我写一句推荐语该多好呀。只是心存顾虑,觉得像他这样有名的人,怎么可能为我这种小作者写推荐语呢?犹豫数日,我还是大着胆子给蒋老师打了电话,没想到他二话不说就同意了,并让我把诗稿送过去。

仅过了两天,蒋老师就为我写好了推荐语。推荐语是这样的:“虽然这本诗集里还有诗人起步阶段留下的稚嫩笔触,但每一首诗都是诗人生命的一部分,每一句诗都是诗人心血的结晶,值得每个读者用心品读。——蒋风”。接着蒋老师又说:“你看看行不行?如果觉得不行,我再重新写。这个有点粗糙,怕你着急要用,想了一下就写啦。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你直说,不满意我重写。”我被蒋老师的宽容平易所打动,多年来,他一直在为儿童文学的推广与传播做着点点滴滴、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论大小,不论高低,只要对儿童文学有益,都一视同仁。

我知道蒋老师对我如此悉心教导,对别的后辈也一样用心,他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无数人。

在医院病房里,蒋老师又让师母从柜子里找出一本书《蒋风散文选》。蒋老师说:“这是我住院后新出的一本书,也是我百岁以后出的第一本书,我把它送给你。”

“一辈子很长又很短,只要做好一件事就够了。”“人是会老的,但儿童文学永远年轻。”我常常想起蒋老师的话,它就像一座灯塔,一直默默地站在那里,散发着温暖的光亮,让我们可以看见那片洁净如雪的明亮世界。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